有关写瘦西湖听曲的古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5:34:38

檀板旧梦忆江南

作者:朱千华

千家有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这是郑板桥的《扬州》诗。说扬州这地方,自古为歌吹地。扬州清曲,你可能没听过。但你知道优美的民歌《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源自扬州清曲《鲜花调》。可见你对扬州清曲并不陌生。歌词记不得,不妨事。调儿熟,随时都能哼出来。你心情极好,像置身烟水蒙蒙的绿杨城郭,受烟花三月水灵灵的浸润。扬州清曲又称小曲或小唱,可见这调儿不是大气磅礴的那种,宜小家碧玉,宜小画舫,宜助酒兴。清曲从诞生那天起,与俚语,谣辞,山歌,俗调为伍,充满野味。不讲平仄,大体押韵就行。好处是:质朴,清新,易懂。你走进扬州寻常巷陌,烟柳人家,你都能听到清曲悠扬,感觉身边有溪水活活流淌,像在陌野上走。

扬州清曲源自民间,土生土长,有浓郁的水乡味。劳动号子,悠闲的渔歌,心中苦乐,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都能融入清曲,形成这些曲牌:【江南梳妆台】,【鲜花调】,【青纱扇】,【采菱】,【秧歌】,【蝴蝶】等等。都是民间口语,免不了粗糙。词虽鄙俚,情感却真,非市井中淫靡媚亵可比。唱也简单,不化妆,不表演,坐着,曲调之美,人生丰富的情感,都能淋漓尽致地表现。

曲词通俗,易流传。扬州清曲中有些唱词,属情歌一类。有些源自冯梦龙编的《桂枝儿》。《桂枝儿》是一部山歌集。其中的《分离》,《荷珠》两篇,已演变成扬州清曲中的《不分离》与《青叶荷上》,至今仍在传唱。我曾有数次机会,聆听扬州评弹艺术家李仁珍老师的清曲。那是扬州清曲的真味。李老师长于抒情,所唱清曲婉约缠绵。我们是忘年交。每有演出,李老师都设法带我前去观赏。有时我去她家,她也能给我特别关照,唱上两段。面对面听李老师唱清曲,我是何等荣幸。声音甘之如饴,沁入心脾。这机会不常有。李老师唱的清曲,印象最深的有三首:《你允许我三月三》,《一轮明月》,《风风雨雨》。尤其是《一轮明月》,属情歌类,一旦用清曲演唱,便是另一种消魂意味。那唱词是:

一轮明月当空照,金风摇动,丹桂香飘。檐铃窗外敲,声音好似情郎到。细听不是他,却是梧桐叶儿落,沙啦沙啦沙啦子掉。声音这般凄凉!谁家弄玉箫?盼想情郎到,黄昏盼到五更,直盼到金鸡嘎啦啦子叫。

清代有歌船在瘦西湖上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