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颜色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6:36:29
为什么会有颜色?
它们是什么构成的?
为什么把A色和B色加起来.可能产生C色呢?

关于人类对颜色的感觉完全是遗传所决定的,而最关键的是人类可见光谱能量在太阳辐射能量中占有很大比重,可以称这个为人择原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对外界事物所产生的视觉认识。

颜色的定义:

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人对颜色的感觉不仅仅由光的物理性质所决定,比如人类对颜色的感觉往往受到周围颜色的影响。有时人们也将物质产生不同颜色的物理特性直接称为颜色。

电磁波的波长和强度可以有很大的区别,在人可以感受的波长范围内(约380纳米至740纳米),它被称为可见光,有时也被简称为光。假如我们将一个光源各个波长的强度列在一起,我们就可以获得这个光源的光谱。一个物体的光谱决定这个物体的光学特性,包括它的颜色。不同的光谱可以被人接收为同一个颜色。虽然我们可以将一个颜色定义为所有这些光谱的总和,但是不同的动物所看到的颜色是不同的,不同的人所感受到的颜色也是不同的,因此这个定义是相当主观的。

一个弥散地反射所有波长的光的表面是白色的,而一个吸收所有波长的光的表面是黑色的。

颜色是人对光的感知,那么黑色就是人对无光的感知,可以说黑色不算是一种真正的颜色。

一个虹所表现的每个颜色只包含一个波长的光。我们称这样的颜色为单色的。虹的光谱实际上是连续的,但一般人们将它分为七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但每个人的分法总是稍稍不同的。单色光的强度也会影响人对一个波长的光的颜色的感受,比如暗的橙黄被感受为褐色,而暗的黄绿被感受为橄榄绿,等等。

颜色的数量:

人眼一共约能区分一千万种颜色,不过这只是一个估计,因为每个人眼的构造不同,每个人看到的颜色也少许不同,因此对颜色的区分是相当主观的。假如一个人的一种或多种锥状细胞不能正常对入射的光反映,那么这个人能够区别的颜色就比较少,这样的人被称为色弱。有 时这也被称为色盲,但实际上这个称呼并不正确,因为真正只能区分黑白的人是非常少的。

太阳的颜色反射
大部分光被吸收,部分反射
看到的是被反射的颜色而不是被吸收的颜色
所以蔬菜大棚不能是绿色
但是彩色半透明材料发出的是它透过的颜色

是物体反射的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