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个对联!有猛的就赶紧对上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7:55:14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求下联
对上不是最终目的!要求的是说明来由和目的!

十九世纪末,八国联军对我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位代表,想借此侮辱中国人民。于是,他对举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如能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如对不上,也应如此。"在清政府的代表未置可否之时,他脱口念出了上联:

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在"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个"王"字,用来指代"八国联军",同时,也用以炫耀征服者不可一世的狂妄气焰。在场的其它帝国主义分子听了,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阵笑。清政府的代表中,有的呆呆地发笑;有的虽然胸有不平,但无词可答;首席代表更是怕惑不安,头晕眼花。这里,只见代表团中的一书记员,投笔而起,铿锵答对: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魑魅魍魉"是传说中能害人的四种妖怪,联语不公对仗工稳,而且以蔑视的口吻严厉谴责了帝国主义像害人的"小鬼"一样,经常侵犯我国主权的罪行。其它代表听了,心里出了一口气;侵略者们听后,个个愕然肃目;那位挑衅的先生听了,瞠目结舌,不得已向北半蹲半跪地磕了一个头,引起哄堂大笑。

这条够绝的,完整对上我是不行了,反正是想到了,写上
狐狸狼狗,四条犬犬犬在旁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有联: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在某抗日电影(关于卢沟桥事变的)中也有出现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这好像是一个电视剧里演的叫什么名字忘了.

从前,有一个自以为是中国通的俄国佬,想戏耍一下纪晓岚纪大人,出了一道这样的上联:

我俄人,骑奇马,弓长张,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占戈为战;

要纪大人对下联。这纪晓兰的脑袋转得象旋风一样的快,马上下联就出来了:

尔你人,袭龙衣,伪为人,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靠边,合手即拿。

好一个纪大人,这下联文字不但工整对仗,还从气势上、意义上完全压倒了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