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一词的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2 06:20:18
生活中有很多被形容成范本,榜样的事物以“样板”一词来标榜,样板间,样板戏,样板工程等等...
那么“样板”一词到底从何而来呢?

样板戏一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一经产生,即叫响全国,样板戏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艺术魅力?它从何而来又将往何处去?它与江青有什么关系?本文摘自《样板戏的风风雨雨——江青、样板戏及内幕》,知识出版社出版,戴嘉枋著。
在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期间,无论就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中国京剧院的《红灯记》和北京京剧团后来改名为《沙家浜》的《芦荡火种》,无疑是最为光彩夺目的两出戏。只因这两出戏的剧本是江青推荐的,所以她俨然已经将它们纳入了自己“京剧革命”的功劳簿上,并急于让各地的人们见识见识。1964年11月6日,在《红灯记》经毛泽东等人观看并表示赞赏后,演出《红灯记》的中国京剧院一团,率先由副院长张东川带队,于1965年2月南下广州巡演。
在广州演出结束后,满载盛誉的《红灯记》剧组马不停蹄,于3月中旬又挥戈北上到上海演出。
深得江青信赖,又谙知《红灯记》被江青“视为己出”内情的张春桥,作为上海市委负责文教的书记处书记,亲自负责接待剧组,并对剧组的活动作了精心安排。
事实上好戏无需响锣招徕。《红灯记》在上海的演出盛况空前:在有三四千座位的大舞台剧场,《红灯记》连演40天,场场爆满。售票处排队购票者每天人头攒动,趋之若鹜,买不上票的,有的要求得到一张节目单,以聊补向隅之憾。许多有幸看到戏的观众,还纷纷热情地给剧组去信,表达自己看戏后的激动心情。上海的《解放日报》、《文汇报》等报刊,也连篇累牍地刊载剧评和报道。
在3月16日的《解放日报》上,一篇署名“本报评论员”,题为《认真地向京剧〈红灯记〉学习》的短评中,首次出现了”样板”一词。文中写道:
"……看过这出戏的人,深为他们那种战斗的政治热情和革命的艺术力量所鼓舞,众口一词,连连称道:‘好戏!好戏!’认为这是京剧革命化的一个出色样板。上海戏剧工作者更是争相传告,纷纷表示要向京剧《红灯记》学习。"
这是“样板”一词最初见诸报刊。也许因“样板”一词既新颖别致,又确实契合人们对这出优秀京剧现代戏赞美和欲作为学习楷模、榜样之意,因此“ 样板”一词当即被上海戏曲界圈内人所认同。1965年3月22日,北京的《光明日报》发表了上海著名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