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的宋代古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0:20:17
我发现在唐诗宋词中,很多押ie韵的诗里经常有”发”这个韵脚,
比如”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闲,樯橹灰飞烟灭”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由於音差得太远,读起来很是不和谐。有谁知道“发”字原本的
读音呢?
入声字有没有人做出国际音标的注音呢?
很多好词都因为入声字这个讨厌的东西而很不和谐。
好想听听它们读起来压韵了是什么样子。

在古代,头发的“发”和出发的“发”是两个不同的字。
在《平水韵》里面属于入声六月:
月骨发阙越谒没伐罚卒[士卒]竭窟笏钺歇突忽袜曰阀筏
鹘[黠韵同]厥[物韵同]蹶蕨殁橛掘[物韵同]核蝎勃渤悖
[队韵同]孛揭[屑韵同]碣粤樾鳜脖饽鹁捽[质韵同]猝惚
兀讷[呐]羯凸咄[曷韵同]矻。

入声在北方话里面已经失传了,普通话读“发”怎么样
也不可能跟“月部”联系起来。其实在我们南方话里面
入声字的读音是比较明显的,这些字的发音都很短促有
力。

例如:
概括[kuo]在我们方言里面念概括[gua];
国[guo]家的读作国[gue]家,说[shuo]话读作说[sue];
突[tu]然,病毒[du]读作突[tou]然,病毒[dou];
下雪[xue]读作下雪[xie],血液[xueye]读作[xieyi];
北[bei]方读北[be]方;
白[bai]色读白[be]色等等。
你在看看上面《平水韵》里面那些字,在现在普通话里
面有发[ue],[u],[o],[a],[e],[ie]的,根本风马牛不
相及。
只要记住:以上几个韵部再加上[i],[ia],[ua],[ai]
[uai]一般这些发音的字都是入声的。只要是入声的,
发音就不能按普通话来。

只可惜我们这里没有“头发”这种说法,因为我们都叫
“头毛”[toumao]。呵呵,说了半天也没解决你的问题。

“发”是入声,粤语,吴语,客家话中基本上都保留了入声。入声就是短促的音加上不发声韵尾。粤语拼音和吴语拼音都对入声做了标注。粤语“发”的发音是Fat(t不发声但是要做动作),吴语(上海话)的发音是Fah(韵尾是喉塞音)。入声还有-k, -p等各种各样的韵尾,所以古代有很多入声韵部。国际音标当然也可以注音,不过符号很难在这里写出来。

北方官话因为“入派三声”,所以一般只讲北方官话的人对入声确实有一些困扰。

诗词中,有些诗可以邻韵通转,而词的押韵更是宽松,只要区分平上去入就可以了,韵尾可以不一样。所以你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