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从知道史前动物的皮(毛)颜色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14 02:14:06
通过骨骼化石能够知道恐龙之类古生物的长相,但各种恐龙都是什么颜色的?有没有斑纹、有无羽毛?这些信息能获得吗?
如何获得?

很遗憾地说,我们无从知道史前动物的皮(毛)颜色。因为可解读的信息中不包括毛发结构那样能够决定它们体色的信息,除非今后发现毛发的化石,实际上,作为很容易腐烂的蛋白质,皮毛被保存下来成为化石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我们只能根据现有动物的情况大致推断史前动物的皮(毛)颜色,譬如生活在丛林里的捕食动物可能有作为保护色的条纹或者斑点,森林里的鸟类可能长着绿色或褐色的羽毛,等等。

被毛的长短一般参考动物生前所处环境的气候来推断,生活在寒带地区的动物一般被毛较长、毛色较淡(尤其是冬季);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动物被毛普通较短。但这也只是一般规律,也有少数例外,有些处于生态优势的动物天敌比较少,反而发展出比较鲜艳的警戒色,比如现生有毒的毛虫或者毒蘑菇都有鲜艳的警戒色警告猎食者或采食者,这样有利于保护自己。
至于如何推断动物生前所处环境的类型,更多的是靠的植物的信息,如与动物一起出土的植物化石或者花粉、孢子,动物胃中残留的植物胃蘼,乔木的茎干枝叶等等。有经验的学者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判断出动物生前所处的环境。
以前复原恐龙的肌肉更多地参考鳄鱼,现在参考鸟类比较多,说明理论也在不断地修正。而且蜥脚类和今日的大象、野牛一样,庞大的个体足以令掠食者望而生畏,在下手之前需要仔细掂量掂量,因而它们即使没有保护的花纹也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但是在它们的幼年时代还是需要保护色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蜥脚类的复原图被复原成没有体表花纹但却有保护色的肤色的原因。
关于斑马,要考虑到猎食者(猫科和犬科动物)与草食动物一样是色盲,不具有彩色视觉,因此在黑白世界里斑马的黑白两色确实与周围环境具有很协调的作用(事实上,可能只有那些以果实和花朵为食的动物才具有彩色视觉,如我们灵长类,这样有利于我们在阴暗的丛林深处辨别出哪些果实可吃而哪些果实有毒不能吃,而许多植物也与食果动物协同进化,进化出了鲜艳的颜色,以更好地利用这些动物将粪便里的果实种子到处传播,这是一个进化上双赢的很好例子)。
斑马的黑白纹据动物学家研究,具有很奇特的作用,即具有条纹的散射效应,能够形成视觉上的错觉。当很多斑马聚在一起的时候,在食肉动物眼里就成了一大片黑白相间的栅栏,看上去好象将斑马的个体“隐形”了。我曾经看到过一幅经过黑白处理的一群斑马的照片,确实有那种明显的“隐身”效果(斑马的黑白纹之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