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23:53:40

人物诗文作品的汇编,有楚辞、诗文评论、词曲、总集、别集之分。楚辞是汇编、注解屈原、宋玉所著之赋的文集;诗文评论为文学评论之书;词曲是专门收集词曲,汇编而成。总集是辑录不同作者的诗文,汇编成集;别集是将一人之多种文体作品,汇编结集而成。文集有 的是自编,有的是由其子孙或门人辑录编成。总集和别集构成文集的主体,其中别集数量尤多。

先秦的《诗经》及诸子之书,本皆具有文集的某些特点,但因前者被奉为五经之一,后者又皆列入子部,故楚辞遂被视为文集之始。其他各类文集,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为:别集、总集、诗文评论、词曲。西汉王逸,撰《楚辞章句》十七卷,开创楚辞这一类别。别集出现于东汉,为后人追题的《荀况诸集》,集的名称的正式产生,是南齐张融撰写的《玉海集》。总集的最初代表作为西晋挚虞所编的《流别》,其书已佚,但在《艺文类聚》中仍保留挚虞著书之论。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是现存的最早的一部总集。诗文评论于曹魏初年体裁渐成,因曹丕的《典论》已佚,故学者将梁刘勰的《文心雕龙》定为诗文评论的创始作。词曲类则大体形成于宋词出现以后。

今天所能见到的文集,绝大多数为明清时期所编录。明以前的文集多已散佚,但传世者不乏名著,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以总集为例,有梁萧统的《文选》、陈徐陵的《玉台新咏》、宋李昉的《文苑英华》、宋郭茂清的《乐府诗集》等等。

明人文集文体类别多种多样,主要是诗、文、书牍、奏对等,包括有:奏疏、谏阻、论说、公牍、书启、序跋、策问、诏令、传记、行状、行述、年谱、箴、铭、笔记、日记、墓志铭、神道碑、哀辞、祭文、赞颂、贺、表、杂著、揭帖、史论、史评、注释、考证、经筵讲章、语录、辞赋等。其内容丰富,诸如国家政治、典章制度、战争、边防、军事、行政、吏制、刑律、命案、宗庙、陵寝、礼仪、科举、户口、田赋、税收、徭役、农田、水利、海运、漕运、仓储、风俗、民情等,是研究一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中外关系的重要史料。

存留至今的明人文集的数量,尚无全面的统计,除诗集外约有两千余种,作者一千五百余家。其中包括元明之际的宋濂、刘基、胡翰等,明清之际的钱谦益、顾炎武、王夫之等。笔者以官僚政客、文人学者居多,也有少数隐士、道家和释家的作品。

明人文集有明刻本、清刻本和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