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茨基(Kautsky)其人简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6:28:16

考茨基(1854~1938)

Kautsky,Karl Johann

德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理论家,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派别领袖之一。1854年10月16日生于布拉格,1938 年10月17日卒于阿姆斯特丹。1875年1月加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次年与W.李卜克内西和A.倍倍尔建立联系。1877年加入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后为德国社会民主党)。1880 年应聘到瑞士苏黎世,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党员、改良主义者K.赫希伯格的助手,出版《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年鉴》。1881年3月被派往伦敦会见K.马克思和F.恩格斯,从此由激进的民主主义逐步转向马克思主义。1882年秋,筹备创办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考茨基任主编。1885年迁居伦敦,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历史。19世纪80~90年代,发表著作,对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唯 物史观以及党的纲领作了通俗的论述,曾得到恩格斯首肯。

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考茨基被认为是第二国际的主要理论代表,他曾出版过《土地问题》等马克思主义著作。1905~1910年间编辑出版被认为是《资本论》第四卷的《剩余价值学说史》。他多次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代表大会,成为第二国际的领导人之一,在许多问题上坚持正确主张,也发表过错误言论。从1900年第二国际巴黎代表大会起,愈来愈严重地暴露出中派主义观点,在党内原则争论中持折衷调和态度,并于1910年与R.希法亭、O.鲍威尔等人形成第二国际中派集团。在其著作中回避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在国家问题上愈来愈倾向于机会主义。

1914~1938 年考茨基成为机会主义者。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曾向德国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建议在表决是否支持政府军事预算时弃权,以中派主义掩饰并支持社会沙文主义者公开的叛变行为。1914年9月发表《帝国主义》一文,提出“超帝国主义”论。还要求党服从机会主义者的领导,同帝国主义政府合作,鼓吹社会和平主义。为了显示与机会主义者的不同 ,1917年4月在哥达建立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 为此他被免去《新时代》主编职务 );1921年2月在维也纳建立第二半国际;1922年9月和1923年5月,又将两党和两个国际合二而一。俄国十月革命后,歪曲马克思主义,攻击苏维埃政权和苏联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