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1 05:37:54
主要谈谈开 示 悟 入的区别

一、 开,开发之意;即破除众生之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之理。
二、示,显示之意;惑障既除则知见体显,法界万德显示分明。
三、悟,证悟之意;障除体显后,则事(现象)、理(本体)融通而有所悟。
四、入,证入之意;谓事理既已融通,则可自在无碍,证入智慧海。
阿弥陀佛!

我们修学佛法的意义与目的,不是只做理论方面的探讨与研究,更不是记住佛教中几个名相的东西,也不是用来炫耀自己的“博学”。修学佛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我们努力去实践“佛之知见”。
佛法之浩瀚、之精深是叹为观止的,概括起来“三藏十二部”分为教、理、行、果四部分。教就是佛所宣讲的言教;理就是佛教中的义理;行就是行持;果就是由以上三方面的修学证悟的结果。“教与理”是指导我们修学方向的理论基础,即佛所讲的“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这便是佛教的理论体系。“行与果”是通过“教与理”的运用,实践佛所提出的“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最后证入无余涅般。

佛法的理论基础非常重要,就如航标灯和指南针一样引导众生完成成佛之路。我们修学佛法,修与学就是实践目的的两个方面,不论多么完善的理论都是需要去实践的。航标灯矗立在固定的一个地方,我们只有朝着航标灯驶去,才会走出险路,不会触礁沉没。如果我们停下来只是欣赏航标灯的美丽,或者只研究航标灯的作用如何巨大,我们就停留原地不动了,这就失去了航标灯的真正意义。一个修学佛法的人,不论得到什么利益,得到什么感应交道,不是以理论研究深浅来衡量决定的,而是由实践深浅程度所决定的,只有通过塌实的实践与亲身体验,才是有所证悟。修就是修正、调理,按照佛法理论修正调理我们的身心,我们在尘世间摸爬滚打,沾染了诸多的恶习气,我们的心也被污染的面目全非,佛法的修学就是校正身行,调理心识,变“我所知见”为“佛之知见”。学习就是学佛法“教、理”,温故知新,佛法在不断重复的学习中,使自己的意识得以更新,变世俗意识为“佛知见”意识。以佛法的意识指导我们的意识形态,这才是修学的意义与目的。

实践佛法的方法很多,参禅、念佛、持咒、修密等,实践的着眼点就在我们的“身口意”,通过实践佛法完成“身口意”的改造与塑造,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