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和官话具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2:45:26
大陆一般用普通话的概念,海外有很多用官话概念的。普通话是不是含有更具体的规范化含义?回答请尽量不要全部转引。

1、“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即现在的普通话
2、各个朝代甚至是中国处在分裂状态下各个割据政权的官方语言都各不相同。
3、闽南语曾是中国商朝、唐朝和北宋时期的官方语言
4、普通话是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清朝说官话(mandarin).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汉民族共同语早已存在,现在定名为普通话,需进一步规范,确定标准。“这种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

汉语在全国各地的词汇和发音相差极大 大体上分为两类 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 南方方言更接近唐诗宋词时代的汉语,因此更美.北方方言受蒙古话,满语影响极大.发音变得乱七八糟. 北方方言又称官话.普通话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