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2:05:44

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叶绿素的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绿素把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本身的能量,其能量转化是个复杂的过程

是植物细胞里面的一种物质
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具体的我也说不清

http://www.google.com/search?hl=zh-CN&lr=&newwindow=1&oi=defmore&defl=zh-CN&q=define:%E5%8F%B6%E7%BB%BF%E7%B4%A0

叶绿素(chlorophyll):光合作用膜中的绿色色素,它是光合作用中捕获光的主要成分。

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叶绿素(chlorophyll ,chl)主要有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两种。它们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乙醚、氯仿等。在颜色上,叶绿素a 呈蓝绿色,而叶绿素b 呈黄绿色。按化学性质来说,叶绿素是叶绿酸的酯,能发生皂化反应。叶绿酸是双羧酸,其中一个羧基被甲醇所酯化,另一个被叶醇所酯化。

叶绿素分子含有一个卟啉环的“头部”和一个叶绿醇的“尾巴”。镁原子居于卟啉环的中央,偏向于带正电荷,与其相联的氮原子则偏向于带负电荷,因而卟啉具有极性,是亲水的,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叶醇是由四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双萜,是一个亲脂的脂肪链,它决定了叶绿素的脂溶性。叶绿素不参与氢的传递或氢的氧化还原,而仅以电子传递(即电子得失引起的氧化还原)及共轭传递(直接能量传递)的方式参与能量的传递。

卟啉环中的镁原子可被H+、Cu2+、Zn2+所置换。用酸处理叶片,H+易进入叶绿体,置换镁原子形成去镁叶绿素,使叶片呈褐色。去镁叶绿素易再与铜离子结合,形成铜代叶绿素,颜色比原来更稳定。人们常根据这一原理用醋酸铜处理来保存绿色植物标本。

共有a、b、c和d4种。凡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氧气的植物均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