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纳兰容若《蝶恋花 散花楼送客》中的“刀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2:17:29
其词如下:
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医生吹冷蒹葭浦。 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住君行处。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神社迎神鼓。

请问其中“刀尺”何解?

刀尺 学界理解各有异同,本文指出,它们都是指的裁制衣服,是古代文学的一个重大主题.

“清笳”: 凄清的胡笳声。“杵”:捶衣用的棒槌。这里指捣衣声。

“刀尺又催”:意为赶制寒衣。杜甫《秋兴》诗:“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一句是说,一声声凄冷的胡笳声和捣衣声使得长满芦苇的水滨更添清冷。“蒹葭浦”是长满芦苇的水滨。蒹葭一词,出自《诗经-秦风-蒹葭》,有名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黄茅山店”:指荒村野店。“村社”:祭祀土地神,在每年立春或立秋后的第五个戍日举行。

这是一首送别词。其事是——康熙十八年,容若挚友张见阳被任命为湖南江华县令,容若在散花楼为其置酒送行。

秋天的离别从来最伤情,多愁善感的容若并不能幸免,于是上阕,他用的那些词:“寒衣”、“蒹葭”勾勒出的图景都是寒意沉沉,使人心意飘摇,心绪黯然。这一切,正应了江淹那句“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

下阕“莫被寒云,遮住君行处”这句本是极为萧瑟之句,似是警醒,又是担心,而下句“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又极为温暖,是宽慰语。是含泪微笑之挑法。“行宿黄茅山店路。”是苦中有乐,已显豁达。“夕阳村社迎神鼓。”一句,更别有野趣如风吹浓云,猝然破开一片新天。农家风光如新阳崭新艳美,想来让人忍不住破颜一笑,悠然神往,不觉卸了离愁。

其实,如红楼里宝玉途经乡村时对村居生活的好奇留恋一样。“夕阳村社迎神鼓”这种寻常农家的恬谈热闹,又何尝不是生在钟鸣鼎食的容若追求和向往的呢?

刀尺: 缝制衣服的工具。
杜甫《秋兴》诗:“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古代到了秋天,妇女要为远方的征人、亲人缝制衣服,所以刀尺声不绝于耳。以后这个一向就变成了秋天已暮的时间代言词。这首也是。刀尺又催天又暮指秋末天近傍晚,最容易使人发愁的一个时间。

李白的这首可参考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