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春节怎么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5:15:46

台湾保留很多古老的传统,由于台湾人多是闽南移民后裔,其风俗和闽南差不多。“初一场;初二回两家;

  初三无姿娘(姿娘意为妇女,此日妇女不上街);

  初四神落地(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

  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

  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们开始织布);

  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样做‘七宝羹’);

  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

  初九‘天公’生;

  初十好食天(指天气寒冷宜在家饮酒);

  十一请女婿;

  十二倒去觅(妇女再回娘家探望一下);

  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饭,连日吃腻了酒肉,改改口味);

  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妈’生;

  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闽南民谣 有人说,这年是越过越无聊了。

  隔年米和九鬃芋 除夕夜里要辞年。按照闽南的风俗,辞年得摆“隔年米”、插“春枝”、供甜米果和九鬃芋。现在这种风俗也很少见了。

  ,从前过除夕,供桌上得摆着“隔年米”(也称“过年饭”)、糕果、鸡蛋、红橘、柿饼、九鬃芋等各种菜肴。“隔年米”得从除夕夜放至大年初一,意为“年年有余”。

  在辞年的过程中,九鬃芋算是一件重要物什。据介绍,这种芋头有许多芽,闽南人称之为“芋子芋孙”(闽南语),象征着人丁兴旺、子孙满堂。跳火墩

  按照闽南古老的风俗,除夕那天,团圆饭吃罢,孩子们便都溜出家门,有的追逐嬉戏放鞭炮,有的参加“跳火墩”。

  人们把晒干的地瓜藤或其他干草堆集点燃,在熊熊燃烧的火堆上来回跳跃,还边跳边唱:“跳入来,年年发大财;跳出去,无忧又无虑;跳过东,五谷吃勿会空;跳过西,钱银满屋内。”(闽南语)孩子们一直玩到被家长叫回,长辈们给了压岁钱后,才带着笑容进入甜甜的梦乡。

  避债戏

  按照旧俗,正月不宜上门讨债,因此,债主讨债须在除夕日之前。对于负债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