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人民币为什么会有一万元的面值,现在却取消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2:58:41
国家的钱币
面值越大这越能
说明什么问题呀?
谢谢回答

我是钱币收藏爱好者,就我自己知道的回答一点:

第一套人民币不但有1万元的钞票,而且最大还有5万元的!这主要是战争动乱等因素引发的通货膨胀导致的。这些大额钞票面额虽然高,但实际购买力却很低,所以后来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时,国家参考实际购买力等因素而规定的兑换比率是10000比1,一万元只相当于后来的一元钱。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之初,刚刚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并没有预料到它会在短短两三年内大幅度地贬值,所以最初只规划和发行了10、20、50元三种钞票,随后又发行了1、5、100元三种。按最初设想,这6种钞票已经可以满足需要了。但在实际流通使用中,由于战争动乱、物资缺乏、不法商家囤积炒作等原因,商品价格疯涨。粮食价格在1949年一年间涨了2000倍。人民币纸币迅速贬值,即使最大的100元券,也买不到什么东西。商品的普遍价格都在千元、万元以上。人们买一件普通商品也要携带大叠的钞票,很不方便。所以新发行的人民币钞票面额越来越大,最后一直发行到5万元才满足了流通的需求。

到了第二套人民币发行前的1953和1954年,人们日常普遍使用的是1000元——50000元的钞票。面值百元以下的钞票早已买不到任何东西,基本从市面上绝迹了。

第一代和第二代人民币的兑换比是10000比1 现在一百元面值就等于解放初旧币时一百万

取消是由于计算不方便 和国家的威严的考虑
面值大 说明当时货币不是十分稳定 因为建国初期 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 国家宏观调控能力还是很弱 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导致 通货膨胀 严重的通货膨胀 使纸币贬值 纸币贬值使对纸币的需求增加 为了减少印刷成本 只能用提高面值的方法应对 之后 由于国内形式稳定 也就取消了大面值货币

当时国家经济处于崩溃阶段:
一方面社会资源奇缺,导致物价偏高
另一方面,新中国刚成立,国家急需资金发展建设、稳定经济。而当时国家的资金大部分都被国民党带到台湾,只能靠发行货币来获得资金。导致通货膨胀。

旧社会的产物,应当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