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有关 莫顿•卡普兰(国际关系学者)的介绍。越详细越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7:24:26

莫顿·卡普兰是国际系统模式的创始人之一。1921年生于费城,1943年在宾夕法尼亚州坦普尔大学获硕士学位,195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1951-1956年间先后执教于俄亥俄大学、哈弗福德学院、布鲁克林学院任教。1956年其任芝加哥大学国际关系委员会主任,同时兼任全美政治学者学会理事,是国际政治科学协会和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成员。卡普兰对国际关系学的贡献在于提出了“系统理论”。主要著作有:《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1957)、《世界政治的革命》(1962)、《国际关系的新研究方法》(1968)、《孤立还是相互依存》(1975)、《实现国际关系理论的专业化——宏观分析》(1979)。在其代表作《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1957)中,作者把系统理论这一新方法引入了国际关系研究之中,系统分析了各种国际体系的特征、结构和作用,提出了国际体系的六个模式,被称为“卡普兰六模式”。

阿兰古斯是一首纯吉他的曲子。

这首史上最浪漫的吉他曲子,我却不知道关于它更多的故事。在校园网上打开它,宛转的旋律便如溪水在耳边缓缓流淌,绵绵不绝而又若即若离。

它一直萦绕在耳边,循环播放,那么摄人心魄,寂静的夜晚,惟有它在和心灵交谈。

深夜被吉他打动,这是第二次。

大约是在五年前,那时侯还是意气风发,或者是懵懵懂懂的大学时代,也是这样一个凉爽的周末夜晚,也是在宿舍。土尔浑的朋友来看他,背着一把旧吉他。我们泡上浓茶,就着葡萄干和花生,还有巴旦木。闲聊着,他的朋友和沙拉木轮流弹着吉他,一曲又一曲,其余的低声附唱着。听不懂维语,却读懂了歌者的心。有一首思念的曲子,弹唱了许久。库车的朋友在低声弹唱时,我们都静默不再说话,低着头各自让思绪随它飘远,偶尔呷一口浓茶,咀嚼着茶叶杆子。

他的声音低沉深情,指尖弹拨处,流淌出扣击心房的旋律。

那一夜,我们聊到天亮;那一夜,我第一次感觉到夜晚的恩赐和包容。

如今,许多往事已渐渐随风飘远。

我们一起乘5路汽车去礼的主麻,一起在回民街的幽深巷子里寻找“寻真”学习班的记忆,一起在校门口喝的糊辣汤,一起踢烂的足球,一起为考试通宵的忙乱和配合,一起在开斋节那天的拥抱和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