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中力度、音色和情感因素的关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2:56:36

钢琴演奏的心理声学是研究声音和它引起的听觉及其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既是声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心理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心理声学在钢琴演奏中的运用,不仅关系到演奏者如何从整体上把握演奏的心态及其定势,而且有助于把钢琴演奏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思考。本文力求对钢琴演奏中出现的心理声学问题作客观的分析,阐述演奏的音乐行为及法则,并对演奏的音乐行为给予描述和解释。

  音乐与物理现象,人类社会及精神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内在的、本质的联系。钢琴音乐表现的媒介是声音世界。钢琴是单一音色的乐器,它的每一音各具自己固定的发声体。钢琴声源响出的条件是决定于各音的琴弦、附加在各琴弦前的琴键、以及琴梭的运动方式,而触键的情况则决定了琴运动的速度,触键的力度是钢琴音色变化的最基本缘由。

  音乐原初的动力矢量——声音是具体化的力。每位钢琴演奏者都以自己独特的感情体验,把握着乐音的式样之间的许多不同类型的关系,选择有音乐潜在性的声音类型,迎接着演奏音乐,而音乐在每个演奏者的感情世界中所激起的回响也迥然各异。音乐对于每个演奏者可能意味着完全不同的心弦和音。演奏者所感觉的就是发出来的声音本身,而这个声音就是演奏者弹奏动作经过钢琴而发出来的。听声音与发出声音是一种循环反应,愈是用心听,愈能发出心里的声音.对乐音获得或宏或细或粗或精的不同感知层次。在钢琴演奏上,声音的准备并不只是身体上的,而是要演奏者如何去聆听、感觉和思考,倘若只用情绪牵引演奏者去感觉声音是不够的,还要知道如何在身体上去准备声音,在心理上去准备声音。任何一个演奏者都必须具有对声音“准备”有相当水准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钢琴上调整自己所需要达到的要求。

  有关节奏的分句的一切因素最终都由速度来控制和调整。速度的含义有两个,其一,某一作品所要求的速度;其二,演奏者处理这一速度的方式。在音型雷同的连续演奏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既不能快得含糊不清又不能慢得冗长单调,而且必须始终保持均匀、平稳的脉动,除非出于表情上的需要而不得不中断这一连续的脉动或者加以变化。

  速度是一个相对因素

  不可否认,某个作品的初始速度不是绝对固定的。正如两个朗诵者以不同的速度来朗诵同一首诗,都可以很精彩一样。两位钢琴家尽管采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