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详尽说一下吴三桂反判清朝到最后失败的过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5:28:46
一开始他节节胜利,为什么最后会战败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将三藩俱撤回山海关外。

吴三桂率先举兵叛乱,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分兵陷湖南、四川。耿精忠(耿继茂之子)、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先后响应于福建和广东,广西、陕西等地也先后发生叛乱。十二月,陕西提督王辅臣亦反,吴三桂急派其得力大将左都督王屏藩出汉中支援;西战场形势趋于严峻。

康熙帝集中主力南征吴三桂,同时停撤平南、靖南二藩。自康熙十五年(1676年)起,战场形势开始有利于清军,陕西的王辅臣与满清朝廷对峙三年之后,终于接受康熙的招抚,耿精忠势穷乞降,尚之信也继而降清。吴三桂在占领湖南后,未趁辅臣之叛,溯江北上,坐失战机,而清军则贯注全力,收复湖南大片土地。康熙十七年,吴三桂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改元“昭武”,大封百官诸将。当年秋,吴三桂病死,其孙吴世璠继承帝位。清军乘机分路并进,湖南、贵州、广西、四川等沦陷各省次第光复。二十年清军会攻云南省城昆明,吴世璠绝望自杀。

至此,这场历时8年,蔓延10省的三藩之乱才平定下来。三藩之乱的平定,有利于国家的统一,边疆的开发。“康乾盛世”也由此开端。

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乃擢吴三桂为总兵。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北京危急,崇祯任吴三桂为平西伯,飞檄三桂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

吴三桂奉旨入卫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自缢景山(煤山),三桂则引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曾多次招降,吴三桂再三犹豫,李自成害怕清兵入关,决定「灭吴保关」,于是发兵二十馀万,4月13日,由李自成亲率大军,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多尔衮,引清兵入关,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清军击溃李自成(传说因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掳劫,吴梅村有诗证:「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他为清军先驱,镇压陕、川等地农民军。后会同多尼等进攻南明云贵等地,并引兵入缅,迫缅王交出南明永历帝,处死。被清朝封为平西王,管理云南贵州地区,形成割据势力。由于他作为汉人,一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