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银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5:28:54
银圆是纯银的吗?若不是,那它门一般含银百分之几?谢谢
你们不要搞错了,我不是要了解银圆史~~~啊~~~~~~~

以前银行规定银元的收兑标准,银元的成色约为 88 %。
若低于 84 %,则按杂银收兑。

银圆是一种以银铸造的硬币,曾广泛在世界各地流通。银圆亦曾是中国在清末至民国初年采用的银本位货币单位。

[编辑]
源起
银圆源自由西班牙铸造之西班牙银圆(Spanish Dollar,西班牙文称Peso)。西班牙圆的重量、成色在1497年时由西班牙国王定下,每枚标准重量为27.468克,成色93.055%,即含银25.56克。之后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发现银矿,并从美洲土人处抢夺得大量白银。位于墨西哥及秘鲁的西班牙皇家造币厂,在之后的数个世纪内铸造了数以百万计的西班牙圆,运送到美洲、欧洲以至亚洲各地,成为当地流行的通货。很多地方之后亦以接近的重量、成色铸造当地的银圆硬币。现在不少地方的货币以“圆”(Dollar) 或“披索”(Peso)为名,皆是源自西班牙银圆。例如在美国,独立后以美元作货币单位。在1873年之前,一“美元”按法例可被兑换成24.06克白银,即大约相等于一枚西班牙银圆。因为美国政府甚少铸造一美圆的硬币,因此在南北战争前,西班牙银圆一直是主要流通的货币之一,各银行亦多以西班牙银圆作储备。而在十九世纪末美国放弃银本位以前,美国铸币局所铸造的二十五仙及十仙辅币,俱是按照美元法定含银量的四份一及十份一而造成。

[编辑]
银圆在中国
中国自1436年起采用银铜货币体制,主要货币为白银。中国使用的白银多铸成锭状。至明、清与西方贸易,从外国流入之白银多为铸造成硬币之银圆。早期的银圆多为西班牙在墨西哥铸造之西班牙圆,在中国被称为“本洋”。后来输入的银圆则有墨西哥独立后铸造,有鹰为标记的“鹰洋”。二者的重量成色一样。银圆在中国逐渐受所欢迎,间接影响清政府控制经济的能力。于是清政府在光绪年间起亦开始以接近的重量、成色铸造银圆。清政府的银圆因为上有蟠龙像,因此被称为“龙洋”。各式银圆被称为“大洋”。

民国成立后,于1914年推出国币条例,确立银本位货币制度,定国币“壹圆”(一元)含纯银六钱四分八厘,即约等同于银圆壹枚,又定十分一元为角,十分一角为分。国币的壹圆被铸成九成银、一成铜的硬币,上有袁世凯头像,即俗称的“袁大头”;并推出以银铸造的辅币。袁大头出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