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这种学习态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0:05:03
宋濂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我赞成宋濂的学习态度.因为宋濂从小就“嗜学”,成年以后,“益幕圣贤之道”,他学习能够刻苦和持之不懈的原因就在于此。古人言:“大志得中,中志得小,小志不得”。志向、目标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成功的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宋濂“以中有乐为足者”故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我们要乐中学,学中乐,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但是,宋濂的尊师方式,我有些不同意。他尊重老师固然重要,但也没必要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而我个人认为的言外之意就是:老师错,学生也错,学生没有反驳的机会。所以,我们当遇到老师有错误的时候,应该大胆、有理、有礼地向老师提出,这样,我们才可以和老师在人格上建立平等的关系。

我不喜欢这种过于尊师的方式,应当和老师像朋友一样。

教育可以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宋濂的这种学习态度尤为值得当今家庭条件优越的中学生学习。嗜学忘忧是一种境界,尊师敬师是美好品德,老师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指引者,传授知识,塑造品格,都离不开老师的付出。在宋濂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代中学生应该记取并践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