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描写建筑物的例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5:40:19
描写 建筑物的越详细 越好,,,,
文体 不限

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原名藏经楼,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主楼高20.8米,顶上盖绿色琉璃瓦,屋脊为黄色琉璃瓦,正脊中央饰有紫铜回轮华盖,梁、柱、额枋均饰以彩绘。 楼内珍藏孙中山先生的经典著作和奉安照片等珍贵史料。楼前广场正中的花台上竖有一尊高 2.6米的孙中山先生全身铜像。楼后有长达 125米的碑廊,上刻孙中山先生所著“三民主义”全文。

南京东部中山陵东、灵谷寺西的林海中,溪流绿树掩映着一座仿清喇嘛庙的古典建筑,它依山而建,气势恢宏,这里就是保存展示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史迹的博物馆--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原名藏经楼,是中山陵园众多纪念性建筑之一,原由中国佛教会捐建,初为收藏佛经所用。建筑包括主楼、僧房和碑廊三个部分,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师卢奉璋设计,1936年冬竣工。

藏经楼饱含历史沧桑。抗战前,藏经楼曾珍藏了一批珍贵文物和佛经,这些文物和佛经都是该楼落成后各地佛教界人士赠送或荐送的。抗战爆发后,藏经楼遭到严重破坏,僧房、碑廊毁于日军炮火,文物与佛经也不知去向。新中国建立后,地方政府多次拨款,逐步修建了主楼、僧房和碑廊。1986年11月,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在这里举办了内容丰富的孙中山先生史迹及著作展览。藏经楼首次接待了由港澳各界人士组成的大规模的海外谒陵代表团及参加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孙中山先生的亲属孙穗英、孙穗华、戴成功及许许多多海内外知名人士先后来此参观,1987年5月7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将藏经楼辟为"孙中山纪念馆"。1989年5月30日,在孙中山先生奉安60周年前夕,该馆正式对外开放。

孙中山纪念馆主楼前为一椭圆形的广场,四周花木扶疏。广场北侧两段石阶上便是主楼。第一段石阶正中矗立着孙中山先生铜像,铜像高2.6米,重一吨多,是孙中山先生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尊铜像曾矗立于新街口广场的中央,时间长达24年,为许多南京市民所熟悉。第二段石阶平台上置有一对铜鼎,系南京化学工业总公司于1989年开馆之际捐赠。主楼是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挑檐飞角,气势不凡,檐脊覆黄色琉璃瓦,主脊与垂脊以龙凤、狮头吻合,脊顶中央饰紫铜回轮华盖,梁、柱、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