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和植物怎样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动物植物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8:29:43

这种现象生物学被称作拟态,是指某些动物在形状、色泽、斑玫等外表特性上与其它生物或非生物相似的现象。它是自然界生物的一种适应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它对生物的生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拟态现象——
海葵和海百合利用酷似植物的外形作掩护而捕捉食物;

角蝉(也叫棘刺虫),可模拟玫瑰刺而取食;

食蚜蝇吸食花蜜,飞行时可在空中停住身体,酷似蜜蜂;

竹节虫模拟竹的枝条,神态逼真,惟妙惟肖;

杜鹃无巢,将卵产在苇莺巢中,与苇莺的卵十分相似,目的是请苇莺代为孵卵;

尺蠖停止不动时,样子呈干树枝状;

虎天牛从大小、形状、色彩以及其他方面拟态为胡蜂;

眼珠蛙除了头部上方正常的两只眼睛之外,在它的背部两侧,也有着两个与眼睛一模一样的花纹;

鲮鲸鱼的背鳍经过拟态成为了海藻的样子,可以用于吸引以海藻为食小鱼前来美餐;

蝇类和蛾类模仿蜜蜂和黄蜂,可逃避鸟类的捕食;

一种适合捕食者口味的蝴蝶模仿另一种不适口或不可食的蝴蝶亦能逃生;

两种不适口的蝴蝶互相模仿可共同分担被年幼鸟类在学习期间误食所造成的死亡率;

巴西丛林中一些亲缘关系很远的蝶类之间在色斑上的相似性,有些不可食蝴蝶与另一些分类地位相距甚远的可食性蝴蝶(粉蝶科)具有相同的色斑;

英国博物学家Henrry W.Bates在1862年首先描述的。他观察到南美蝴蝶中某些具鲜艳色彩的种类从外形上看几乎完全相同,但有些是有毒的,而另外一些却是完全无毒的,他由此推测这些无毒的生物伪装成有毒的,以便逃避被捕食的厄运。他称这种现象为拟态,这就是著名的贝氏拟态。
对于动物来说,拟态有以下三个重要的原因——
首先有利于逃避敌害;竹节虫飞行时,双翅颜色也很鲜艳,但下降时,双翅收敛,颜色消失,被追赶的色彩鲜艳的昆虫,突然变成了普通的树枝。
第二,有些本身无毒又缺乏抵抗能力的动物,演变成与有毒动物相似的形状或体色,使天敌不敢向其发起进攻。透翅蝶身上黄黑相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