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尿微量蛋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2:58:40
我舅舅是个高压患者,年前出现过轻微的中风.前天他感觉到有点头晕,所以去了医院,医生要他做尿微量蛋白.由于不是在同一间医院,他没这个检查.所以想请一些专业的朋友给点意见.他是否要做这个检查?
我也是网上查了一下,尿微量蛋白好像是查糖尿病的吧.我对这个不太懂.最好就是能医生朋友来帮我.
谢谢!

尿微量白蛋白(MALB):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肾损害,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早期糖尿病肾病,一般化验的尿蛋白常为阴性,易被忽略,待尿中出现蛋白或其他异常时,肾脏病变常不能逆转。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是反映早期肾损伤的良好指标,如尿中MALB超过30毫克/24小时或20微克/分,则提示有早期肾损害,此时严格地控制血糖并及时用药,肾功能尚可恢复正常。

你舅舅应及时做尿微量蛋白.
大量研究表明,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有高血压病患者达9000万,每年新发生约300万人。据不安全统计,真正血压得到控制的约不足10%,在科学发达的美国也仅为25%,其余75%未得到控制。而占高血压病人群70%的轻型高血压常常受到忽视。这类患者经临床观察随访,持续或间断出现微量尿蛋白,这提示作为靶器官之一的肾脏受累。因此轻型高血压患者必须提高警惕,及早防治肾功能损害。

高血压病首先引起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肾内血管阻力增高、肾血流减少,早期肾小球滤过率可维持正常,但晚期则降低。神经体液因子如去甲肾上腺素及血管紧张素Ⅱ参与调节。具有强大缩血管作用的血管紧张素Ⅱ通过收缩出球小动脉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静水压,从而维持了肾小球滤过率,但同时导致了更多蛋白的丢失。

进行性肾损害的共同病理特征为: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外基质沉积,促进肾小管肾间质纤维化过程,而这些均与尿蛋白有关。尿蛋白如何加重肾功能损伤的机制目前尚未真正阐明,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尿蛋白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毒性

大量蛋白在系膜区积聚,促进系膜细胞增生,增加细胞外基质蛋白产生,加重肾小球硬化。尤其载脂蛋白,可以刺激巨噬细胞产生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其它能刺激胶原合成和系膜细胞增殖的介质,进一步促进肾小球硬化。

2 尿蛋白对近端肾小管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过的蛋白质可以出现在肾小管液中,在近端小管重吸收入血。但大量蛋白质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可引起肾小管损害。一般认为,过度尿蛋白可增加溶酶体负荷而肿胀、破裂,释放蛋白酶,引起近端肾小管损伤。

3 尿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