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5:45:02

因为为降将李陵说情,被处于宫刑。为了有所建树,就写了《史记》,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谓之“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除了《史记》,没什么好写的了,原来考虑过写《还珠格格》。

司马迁的祖上好几辈都担任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谈死后,司马迁继承父亲的职务,做了太史令,他阅读和搜集的史料就更多了,后来因为政治牵连受腐刑(一种肉刑),在那里他几乎绝望了但他后来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
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
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
情况下写的。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
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
最终写成这部绝唱~~~>_<

司马迁是西汉的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最优秀的史学著作,文学水平也极高。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为了歌颂汉王朝。司马谈在临死时,曾对司马迁说,作为一名史官,别忘了著书歌颂西汉的“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司马迁自己也认为,对汉武帝的“盛德”和王侯将相大臣的功绩,作为史官如果不能记载、宣扬,是“罪莫大焉”。司马迁是西汉夏阳人(现陕西韩城县)。生于公元前145年,死于公元前87年左右。从小受过良好教育,20岁时曾漫游全国。后当官,虽只是一个小官郎中,但负责保卫、扈从皇帝,接近武帝机会比较多,并因此得到汉武帝赏识;以后接父亲司马谈的班,充当太史令。太史令在当时是一个中下级官吏,负责天文历法,掌管、整理国家的图书资料。官虽不大,作为一般士人,能有这个位子,已经相当满足了。正因此缘故,司马迁对汉武帝可以说是忠心耿耿,一心想通过拼命工作“亲媚于主上”。司马迁遭宫刑后,担任中书令,相当于今天的机要秘书,天天在皇帝身旁。可见与汉武帝的关系非同一般。司马迁以“古贤臣”要求自己,爱岗敬业,一直是“尊宠任职”。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建元”是汉武帝的年号。“隆在建元”就是说汉武帝的功德达到了西汉诸帝的最高峰。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