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断句是否有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1:59:14
我觉得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大家可以参考苏轼得《水调歌头》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按"词律"《水调歌头》下片此处当以"平(可仄)平仄(可平)仄、平仄(可平)仄仄平平。"或"平(可仄)平仄(可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为正格。除楼主已引毛、苏词外,我也各举一例于后:“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黄庭坚词)“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叶梦得)
所以毛泽东词断句没错。

可要上下文对照啊 他这样通顺也可以 你要这么较真我也没招 不过毕竟是毛泽东写的不是苏轼写的吧

出自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写于1957年,正好是武汉长江大桥全线通车的那一年.全诗如下: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璧,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是不是这个词牌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肯定说不过去,南北天堑是什么意思?长江是东西流的,一桥飞架南北才对,桥是南北方向的.

也可以吧,不要过分追求音律,意思明确就可以了,现在毕竟不是古时候了.

世纪三国

诸葛亮

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
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
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
‘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
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
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
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