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L网络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9:11:48

ADSL网络架构

1989年贝尔提出了一个充满激情的设想,在普通的电话线(双绞线)上以百万bits/秒的速度传输视频、图形等数据。梦想成真,一台叫做ADSL MODEM的诞生了,他的下行速率达到1.5Mbps上行速率为16或64Kbps,这种非对称的速率特别适合于VOD(视频点播),同时这种非对称的传输技术与对称式的传输技术相比能够传输更远的的距离。不幸的是,ADSL的设计者并不擅长起名字,他们给这种技术起了一个难记的名字(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缩写ADSL,翻译成中文大概就是"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如果为ADSL命名的人当初能够有一点点市场观点的话,应该给他起一个更好听、更酷的名字,比如Megamodem什么的,这样我们也可以为他起个更好听的中文名字,象"超级Modem"什么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初Modem这个名字,不也是起得一塌糊涂吗,今天我们不也叫得很上口,还给Modem起了个很亲切的中文昵称"猫"。也许明天,ADSL也会有个更亲切的名称呢。

从1989年以来,ADSL走过了一个漫长的历程。下行速率从1.5Mbps提升到9Mbps(当然这是以缩短传输距离为代价的)上行速率也已经提升到640Kbps。越来越多的厂家可是生产ADSL芯片,ADSL设备的尺寸也比两年前缩小了一半。成千上万的ADSLModem已经安装在世界各地,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正在到来。 伴随着ADSL的发展,其市场目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初ADSL是为了满足人们的VOD应用而设计发展的,人们设想下一代的网络应该是电话公司更够提供视频点播的服务。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VOD市场并没有象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乐观,VOD并没有取得迅速的发展。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ADSL虽然没能在VOD市场取得发展,却意外地成为Internet及公司网络市场的新宠。人们真正需要的是,高速的网络访问速度以满足Internet接入的需求,对于大多数Internet用户来说ADSL这种非对称的传输方式特别适合进行Internet的访问。此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需要ADSL的并不是电视机而是计算机。当然在这个新兴的市场中ADSL也遇到了强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