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影响了哪些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2 10:08:25
现代人

顾炎武(1613—1682 年),原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亻庸。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大学者。其学术成就和哲学思想倍受后人推崇,被誉为“一代文化巨人”。

反清斗士 流亡一生

顾炎武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 年)夏,出生于江苏昆山—个官僚地主家庭。顾炎武 14 岁时以其敏捷的才思、广博的学识,顺利考取了秀才。不久,他慕名参加了学术组织“复社”。自从加入了“ 复社”,顾炎武得到了同士大夫等知识分子广泛接触和联系的机会。他们不定期进行集会,评议国政,对当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情况进行研讨。1645 年 5 月,清军南下,占领杭嘉湖等地区。在攻克南京后,颁布剃发令。顾炎武积极投身于抗清斗争。他怒斥一些明代达官贵人随波逐流的庸俗人生观,响亮地提出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这句话成为激励后世的爱国主义格言。清王朝建立统一政权后,顾炎武依然坚持反清活动,决心“ 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他断然拒绝了清庭欲令其到明史馆纂修《明史》和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的举荐。顾炎武晚年定居于华山脚下。1681 年由华阴迁至山西曲沃。由于旅途劳顿,患了重病。次年正月,因骑马失足,跌伤病逝,享年70 岁。

学识渊博 著作颇丰

顾炎武一生勤奋好学,即使长期过着流亡的生活,也没有因此而停止艰苦的学术研究工作。《肇域志》和《 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两本经世致用的书就是在游历各地后所作的。《日知录》是顾炎武随笔记录的百科全书式的书籍。顾炎武从30 岁起,每逢读书均作笔记。至 60 岁时,对所作笔录,反复探究,长期思索,多次修订,才成此书。全书计 32 卷,涉及面极为广泛,有经学、政治、经济、军事、艺术、天象、术数、历史、地理等等,可谓顾炎武终生治学的结晶。顾炎武的另外一本书《音学王书》,是研究我国音韵学的学术专著,共分五部分。顾炎武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很深。他创作诗歌和散文,被收录在《亭林诗文集》里。清人张修府在《 亭林诗文集跋》中,称赞顾炎武“为诗事必精当;词必典雅,奄有唐宋诸大家之长”。后世研究顾炎武的学者,不仅从其诗文的艺术角度来探讨其中蕴含的成就,更多的是透过诗文,来分析论证他的经世致用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金石文字记》、《石经考》、《 求古录》等是顾炎武为后人留下的关于金石文字科考据辩释的学术著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