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衡秦岭家何在 的全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5:48:41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今河南境)人,贞元进士。宪宗时,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迁刑部侍郎。因上表谏阻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这首诗写于赴任途中。

[简注]
①“左迁”,谪贬。元和十四年正月,宪宗命人从凤翔迎佛骨入宫供奉。韩愈时为刑部侍郎,上表极言其弊,被贬潮州刺史。②“封”,指《论佛骨表》。③“潮阳”,今广东潮阳。④“肯”,岂肯。⑤“秦岭”,终南山。⑥“瘴江边”,指潮州。当时岭南一带多瘴气。

[导读]
这是韩愈左迁潮州途中行至蓝田县时,写给远道赶来送行的侄孙韩湘的一首诗。首联“朝奏”,点明获罪的原因是“自取”,是尽职尽责。“路八千”指出贬所的遥远偏僻。第二联,直书“除弊事”,透露出忠而遭贬的愤怨。“肯将衰朽惜残年”,则显示了他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五、六句,“云横秦岭”,“雪拥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路渺渺,前途茫茫。“家何在”、“马不前”,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最后一联,点出“示”字,是对侄孙“收骨瘴江”的后事嘱托,全诗言辞凄惋,感情沉郁,悲歌当哭,动人肺腑。

[全部注释]

1.据日本藏《又玄集》,此诗题作《贬官潮州出关作》。左迁:贬官。古人以右贵左贱,故称贬官为左迁。蓝关:距长安不远。《地理志》:"京兆府蓝田县有蓝田关"。湘:韩愈的侄孙韩湘,此时27岁,尚未登科第,远道赶来从韩愈南迁。后四年,即长庆三年(823),韩湘进士及第,后为大理丞。

2.一封两句:元和十四年(819),唐宪宗遣使者迎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