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酸多少才能属于酸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23:28:24
含酸多少才能属于酸雨?

简单地说,酸雨就是酸性的雨。氢离子浓度对数的负值,叫pH值。于是,纯水的pH值为7;酸性越大,pH值越低;碱性越大,pH值越高。未被污染的雨雪是中性的,pH值近于7;当它为大气中二氧化碳饱和时,略呈酸性,pH值为5.65。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5的雨叫酸雨;pH值小于5.65的雪叫酸雪;在高空或高山(如峨眉山)上弥漫的雾,pH值小于5.65时叫酸雾。
酸雨的形成与大气中的污染物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关。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自然界的自然排硫,比如湖泊、湿地和大陆架等会排放一些硫化氢,这些硫化氢在大气中经氧化生成二氧化硫,火山喷发时也释放少量二氧化硫,这些二氧化硫一般浓度较低,在大气中易于稀释和净化,不会形成酸雨;二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污染,在现代化工业大生产中,特别是由于燃煤和石油的大量使用,把大量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中,现在地球上的二氧化硫大部分来自工业等人为的污染源。而且,这种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还往往集中在一些城市、工矿的局部地区,造成局部地区二氧化硫在大气中高度浓集。其浓集的程度有时比在自然条件下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为酸雨的形成提供了足够的物质基础。当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遇到水滴或潮湿空气,就会氧化生成硫酸、硝酸和盐酸液沫,在特定的条件下,随同雨水降落下来便成为人们所说的酸雨了。当然,酸雨不单是“雨”,也包括雪、霜、露、雾等各种酸性降水形式。 我国目前二氧化硫年排放量约1800万吨,酸雨区面积急剧扩大,已占到国土面积的29%,西南、华南地区形成了世界第三大酸雨区,并有向华中、华东、华北蔓延的趋势。
酸雨能破坏农作物和森林,受到酸雨侵蚀的农作物叶子,叶绿素含量降低,由于光合作用受阻,引起叶子萎缩和畸形,使产量下降。我国重庆地区在1982年入夏后连降酸雨,6月13日夜,雨后的2万亩水稻,叶子突然枯黄,状如火烤,几天后枯死。我国柳州地区因酸雨灾害严重,这几年竟出现了“下雨天浇菜”的怪事。下完雨后,农民们赶紧用洁净的水把菜再浇一遍,不然菜就会黄叶、烂根、死苗。酸雨还会破坏森林,命名森林生长缓慢,甚至凋谢。世界上有1/4的森林程度不同地受到酸雨的侵袭,每年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林木被毁坏。酸雨能抵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掉钙、镁、钾等养分,使土壤日益酸化、贫瘠化,影响植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