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麂列岛的贝壳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1:16:52
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南麂岛地处亚热带,海洋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特色鲜明。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我国首批五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1998年12月又成为我国目前惟一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它是一个以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为目标、以海洋贝藻类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对象的特定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
南麂列岛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海面,隶属平阳县,整个列岛由大小52个(面积大于500平方米)岛屿组成,海岸线总长75km,陆域面积11.13km2。

南麂列岛长期受海浪和潮汐的侵蚀和冲击,基岩裸露,且多呈陡崖峭壁。列岛岸线曲折,岬角丛生,海湾众多。地貌形态则以海蚀地貌为主,海积地貌不甚发育。

南麂列岛远离大陆,海水清澈,含沙量低,海域底质以粉砂质粘土为主,海底地形自西向东南下倾,水深一般在15m-25m之间,南麂岛东北和西南两侧为深水通道,其水深在30m以上,最深处达45m。

南麂岛为主岛,位于列岛中央,其地理坐标为27°27′N,121°05′E,西至大陆最近点45km。该岛呈东南——西北走向,全长约5.3km,东西最宽处3.3km,最窄处仅150m;面积为7.64km2,最高点海拔229m,岸线长24.8km,有大沙岙、火炬岙和马祖岙、国姓岙4个海湾,分置于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以致南麂岛形似奔麂状而得名。

南麂列岛现为平阳县海岛乡镇建制,设置南麂镇。常住人口2272人,季节性流动人口(以捕捞作业者为主)8000余人。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3152万元,人均收入约5100元,属低水平的资源开发型经济。以渔业为主,其它经济成分次之;在渔业中,以鱼类资源的获取为主,鱼产品加工次之;在鱼类资源获取中,以天然采集捕捞为主,外海次之。南麂岛海域盛产石斑鱼、真鲷、褐葛鲑、鲈鱼等本土种质资源,是贝藻类水产动植物的天堂。

20世纪60年代初,在南麂岛兴建了我国第一座大型海带育苗厂,有育苗池5000平方米,年育苗能力3亿株。其《渡夏海带在低温室内产生孢子囊的技术》成果,迄今仍被广泛运用。60年代末成功地进行紫菜贝壳丝状体育苗技术,失去了浙南闽北紫菜养殖业大发展。70年代中期又开浙闽北紫菜养殖业大发展。70年代中期又开浙闽两省紫贻贝南移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