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有一篇文章~帮忙啊~本人才疏学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2:17:56
鲁迅的一篇叫做《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文章。请问这篇文章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文章阅读的网址:http://www.pep.com.cn/200410/ca554036.htm

今天我们读起来仍然深深感受到内中所包藏的丰富的历史内容,呼吸到强烈的时代气息,并且领略到一颗伟大的心脏在紧紧连着人民革命事业而勃勃跳动的心声。阅读本文,可以体会到,鲁迅对中华民族充满感情,充满自豪感和自信力。深入理解鲁迅的思想感情,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感染,是很有现实教育意义的。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理解了鲁迅先生精深的思想和宽广襟怀,让我们永远铭记先生的教诲,用坚挺的身躯迎接生活的挑战,用坚不可摧的自信迎接时代的挑战,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民族之林而努力奋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读《中国人的智慧丛书》

李恪

写下这个题目,心中立刻便有了一种不痛快。谈中国人的智慧,常常使我激昂,不能平静。

大概谁也不能否认,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一种古老的文明赓续至今,葆有它的活力和生机,这已是绝无仅有。就凭这一点,我们就有理由自豪。然而我们常常并不能自豪,而是有点自卑,有的人甚至自卑到极致——中国人简直要失掉自信力了。

自豪以致自大

大约明代以前,中国在许多技术方面,领先于世界。甚至到清初,我们还以“天朝大国”自诩。但是西方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我们并不知晓。到了晚清,他们的自鸣钟的确有点意思,那不过是匠作的巧技而已,爱不释手之余,我们还可以冷冷地讪笑那些蛮夷。但是,鸦片战争一起,我们知道了,洋鬼子船炮利器,我们纵有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武艺,再加上忠义之士的视死如归,也终究无济于事。败了,割地赔款搭笑脸,不敢再惹洋大人。而仁人志士发愤而起,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兴洋务、办厂矿、译洋书、谋立宪,以至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然而“天朝大国”的故事并没有结束。曾几何时,提到中国,就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殊不知,地大而物并不博,人口多并不是好事。提到中国,就是“四大发明,灿烂文化”,殊不知,近代来,外国四百大发明也不止;文化有灿烂的地方,也有不灿烂、甚至鲁迅说的“吃人”的地方。说到外国,就是腐朽垂死,水深火热,我们要解放全人类,要让他们过上像我们一样幸福美满的生活——故不论失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