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防抖和普通的防抖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20:59:13

光学防抖技术的代表性厂商是佳能和尼康。以佳能为例来谈谈光学防抖的原理。佳能的光学防抖技术是在镜头内的陀螺仪侦测到微小的移动,并且会将信号传至微处理器立即计算需要补偿的位移量,然后通过补偿镜片组,根据镜头的抖动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补偿,从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机的振动产生的影像模糊。佳能的IS系统仅需要极短的时间就可完成IS镜片组的移动,所以效果还是非常好的。通常能有效预防快门时间短于1/60s范围之内的抖动。
而佳能在第一个在镜头中加装了影像稳定系统后,尼康公司也研发了自己的单反防抖镜头系统,后来佳能公司又相继在它的其它长焦镜头也增加了影像稳定系统,加快了其EF系列镜头的防抖化进程。
松下电器产业于2003年11月上市的“DMC-FX1”和“DMC-FX5”在袖珍数字相机中首次配备了光学抖动补偿装置。对早已上市的12倍变焦“LUMIX FZ”系列产品所配备的光学抖动补偿装置“抖动补偿陀螺仪”进行了小型化设计。该公司采用的技术是由镜筒中间的抖动补偿透镜装置根据光轴偏移进行移动。使用磁力滑动悬空状态的抖动补偿透镜。不仅是照片,还能够对录像进行抖动补偿。松下防抖系统包括探测、演算、透镜校准在内的全过程仅需要1/10s的时间,快到无法被察觉。该方式的缺点是由于必须在相机镜筒中配备抖动补偿装置,因此在过去镜筒总是很大。
另外,适马和奥林巴斯也都有他们各自的光学防抖技术的产品,从对于这种技术的趋之若鹜的现象可见,防抖今后也是各个厂商拼比技术的一个方向。

对于CCD防抖技术有人也称之为电子防抖,其代表性厂商是柯尼卡美能达公司。进入数字时代后,针对那些使用了大变焦比镜头的数字相机,柯尼卡美能达公司从2001年开始研发独门的CCD防抖技术(CCD Shift Anti-Shake,它没有把放抖装置在镜头中,而是设计在CCD上。
其CCD防抖的原理就是将CCD安置在一个可以上下左右移动的支架上,先检测出是否有抖动,由于使用陀螺传感器,抖动的检测与其他公司基本相同。然后传感器检测出抖动的方向、速度、移动量……检测的信号经过处理,计算出可以足以抵消抖动的CCD移动量。但是,相比来说水平移动的精度最重要。这样在操作中只要稍稍倾斜镜头,焦点就会马上清晰起来,CCD在移动的过程中,有时感觉水平线有些晃动。这是驱动调节器造成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