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造出永动机,为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0:46:31
那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不也可以实现永动吗?不也符合能量守恒定律么?我就这里不明白,谁能指点下,这与机械效率有关么?

不能。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楼主,你所补充说的“那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样转来转去对能量的总和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它不会由此增加,一般来说,都是会有一定的减少,这与"机械效率"有关,至少在当今科学技术条件下,能量转化效率是不可能达到100%的。
永动机的狭义理解就是:存在一种机器,能够不消耗能量却可以永不停止地做功,属于典型的"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所以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
后来又有人提出另一种永动机,希望它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而且既经济又方便。比如,这种热机可直接从海洋或大气中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机械功。由于海洋和大气的能量是取之不尽的,因而这种热机可永不停息地运转做功,也是一种永动机。
然而,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于1851年提出了一条新的普遍原理:物质不可能从单一的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在实际中,能量在转化的过程中肯定会有损耗的。
所以这两种形式的永远机是无法实现的。

永动机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即能量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不能造出永动机

永动机

永动机的想法起源于印度,公元1200年前后,这种思想从印度传到了伊斯兰教世界,并从这里传到了西方。

在欧洲,早期最著名的一个永动机设计方案是十三世纪时一个叫亨内考的法国人提出来的。如图所示:轮子中央有一个转动轴,轮子边缘安装着12个可活动的短杆,每个短杆的一端装有一个铁球。方案的设计者认为,右边的球比左边的球离轴远些,因此,右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要比左边的球产生的转动力矩大。这样轮子就会永无休止地沿着箭头所指的方向转动下去,并且带动机器转动。这个设计被不少人以不同的形式复制出来,但从未实现不停息的转动。

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生,虽然右边每个球产生的力矩大,但是球的个数少,左边每个球产生的力矩虽小,但是球的个数多。于是,轮子不会持续转动下去而对外做功,只会摆动几下,便停在右图中所画的位置上。

从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