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说明美术史上中西美术交流的案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21:39:19
请别给我一些纯粹的复制!~

这都找来了..汗...

从古至今,美术史上中西交流肯定是很多的!有些无法考证,有些无从说起。唐朝诸如唐三彩的瓷器传到西方,故而西方人称中国人为:China (具有瓷器之意)。这也是一个美术品的交流,也许交流时间更早的。还有利玛窦,他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和传教士们为中西政治,经济,科技,艺术,历史作出了重要贡献,等等不多做举例,现在主要介绍一下建筑艺术之魂——圆明园中所体现的交流。

中国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其中最具特色的圆明园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圆明园座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吸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真可谓:"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圆明园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即使把我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园内各殿堂内装饰有难以计数的紫檀木家具,陈列有许多国内外稀世文物。园中文源阁是全国四大皇家藏书楼之一。 园中各处藏有《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荟要》等珍贵图书文物。
长春园的北端,原建有一组园林化的欧洲式宫苑,其中有座“西洋楼”,由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等外国专家设计,创建于清乾隆十二年至二十四年(1747-1759年)建筑用料大量是精雕细刻的石材,主要景区装置了多种形式的水地和机关喷泉。园路铺饰、绿篱修剪,以及围墙、石雕、铜像等都具有西方特色,还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还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但楼顶却盖上了中国特有的琉璃瓦,墙壁上镶嵌着琉璃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