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乌饭的来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7:38:20
很早就听祖辈讲过这个故事,但不够全面,有哪位大虾知道啊?

农历四月初八吃乌饭是庆元黄田、竹口一带的民间习俗。乌饭的做法是,用一种叫“乌饭芦”的灌木叶子放在锅中煮烂,然后取其乌黑色的汁液拌入糯米之中,再加上瘦肉搅拌,经文火炊透便成乌饭,其味清香可口,使人食欲顿增。

  相传,古时候黄田有一位叫石驮的农民触犯了官府,被抓到县衙里去坐牢。古时,坐牢的人要家里给送饭,否则会饿毙身亡。其妻明珠挑着大米到县城,找一家亲戚住下,一日三餐把米饭用油盐炒得香喷喷,送到大牢里给丈夫过活。牢卒们一见到亮油油、香喷喷的大米饭,馋得口水直流,明珠送去的炒饭都被牢卒扣除,吃到自己的肚子里,所乘无几给石驮。有一日探监,明珠隔着铁窗看着皮包骨头的丈夫,泪珠涟涟,无计可施。

  回到亲戚家,明珠痛哭了一场之后终于想出了送饭的好主意。天微微亮,她就上山采回一篮“乌饭芦”叶,放在窝里煎了一大碗乌黑的叶汁,然后用它煮了一小锅饭,一锅米饭变得乌黑发亮,味道比原来更香。牢卒们一见到“乌饭”,都以为一盘烂饭,捂着鼻子,叫明珠自己直接送给丈夫。明珠把饭端到石驮面前,石驮亦感到莫名其妙,待妻子把“乌饭”的来由告诉他后,石驮感激地接过“乌饭”,不久就恢复了体魄。一年后,石驮期满被释放回家。

  明珠死后,这一带人们便在四月初八明珠的生日这天做“乌饭”吃,此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在江苏深水南乡。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家家都要吃乌饭。

为什么要吃乌饭呢?据说从前有个老太大爱吃烤鹅,每次要吃鹅,就在巷子里放上烧红的铁板,巷子两头,一头放碗酱油,一头放碗香醋。把鹅赶进巷子里,烫得鹅两头奔跑,跑到这头吃口酱油.跑到那头吃口香醋,不一会儿就成了烤鹅。老太大死了后,阎王把她打入地狱,罚她下油锅,走滑油山。她的儿子就是有名的目莲和尚。目莲和尚知道妈妈在阴间受苦,常送饭给妈妈吃,但每次送去都被许多小鬼抢光,妈妈根本吃不到。目莲到山上采了乌饭草,泡成黑水,煮了饭送去。阴间小鬼一看饭是黑的,不敢吃,母亲这才吃到。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目莲这个孝子,“吃乌饭”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每年四月初八,当地人互相赠送乌饭。如果村里有人死了,初八那天,大家会把乌饭送到死者家里,表示悼念。所以一到四月初,村里的年轻人就到几十里远的馒头山上采集乌饭草,除了自己家烧乌饭用的之外,余下的挑到镇上去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