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是库兹涅茨的“倒U”型曲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3:29:01

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又称倒U曲线(inverted U curve)、库兹涅茨倒U字形曲线假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于1955年所提出的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是发展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
库兹涅茨曲线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呈颠倒过来的U的形状。Y轴表示是基尼系数或分配状况,X轴是时间或收入状况。

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 1975 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s.kuznets)在研究人均财富差异 (公平问题)与人均财富增长(发展问题)之间关系时,首次提出公平与发展遵 循倒“u”型曲线规律。库兹涅茨在其经典论文《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1955) 中表述:“在从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极为快速转变的经济增长早期,不平等扩 大,一个时期变得稳定;后期不平等缩小”,这就是著名的“库兹涅茨假 说”(s.kuznetshypothesis)最早提法,学术界亦称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在对该假 说进行实证研究时,又通常将其表达为几何形式:以人均财富(人均 GNP)为 横坐标,以人均财富差异(基尼系数)为纵坐标,在人均财富较低时,随着人均 财富的增加,人均财富差距逐渐增大,当差异达到临界最大值之后,再随着人均 财富的增长,则人均财富差异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整个变化过程呈现倒“u”型曲 线的特征。 该假说实质上揭示了人均财富积累与社会分配之间对应的内在基本规 律,也提示了财富累积对社会分配机制所带来的内在冲击与影响。 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理论发表之后,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当 然也不乏争议。库兹涅茨本人以美、英等发达国家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得出发达 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经历了先恶化后改善的过程,同时,又横向对比发展中 国家与发达国家收入分配情况,发现发达国家收入分配公平程度优于发展中国 家。 有关资料表明,1978~1998 年,中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与公平关 系基本符合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规律,并且中国东、西部地区之间财富差异仍 然处于倒“u”型曲线左侧,尚未达到临界转折点,表明中国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 经济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目前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