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年什么时候和十二生肖结合在一起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9:35:38

干支纪年传说始于黄帝,第一个甲子年是公元前2697年。有史可查是最早干支纪年是公元前841年,当时西周平民不满周厉王的暴政,在镐金民动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国人推举共国的佰和执政(一说由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共十四年,史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为庚申年,从那时至今,干支连续纪年近三千年。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乙酉年),朝廷以命令形式颁布施行干支纪年,从此干支成为官方的正式纪年方法。

生肖与干支的结合在春秋时已有,但不全面。东汉王充的《论衡.物势》篇与《言毒》篇记载的生肖和今天的生肖相同,但也不是我们现在熟悉的用出生年来定生肖的方法。我们现在定生肖的方法是在东汉中晚期道教的兴起,与传统的五行术数、历法结合后才形成的。

首先声明干支:干是“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是“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地支也就是十二生肖

干支纪年萌芽于西汉,始行于王莽,通行于东汉后期。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有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多走过一辰,这叫做“超辰”。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前95年)从乙酉改变为丙戌。还东汉的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从太始二年表面一样。http://cache.baidu.com/c?word=%B8%C9%D6%A7%3B%BC%CD%C4%EA&url=http%3A//baike%2Ebaidu%2Ecom/view/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