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治地方的制定的单行条例是法律吗?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6:24:41

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区域自治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的单项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对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立法权限作了特别规定,即“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不得对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专门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人大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一般而言,单行条例都是与自治条例一起说的,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580933.html

民族自治地方的立法权,主要是制定和变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力。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反映本地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方面的特殊情况,行使自治权发展民族自治地方各相关事业,从本地特殊情况出发实施宪法、法律的首要的、尤其重要的法的形式。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作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依据。

当然不是法律,法律要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制订。

你说的那个叫地方法规。

单行条例是我国法的渊源之一,当然属于法律。见《立法法》

单行条例是就民族自治地方就某件事向所作出的变通。

是法律.是民族自治地区制定并只适用于该地区的法律.

ajhvaewrvgyuqebrvgyfbweugwth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