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你想到了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3:32:44
子曰: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从这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孔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达成完美的人格
修养,重要的有三点,缺一不可。

智慧,我们要注意,"知"在东方文化里并
不是知识。书读得好,知识渊博,这是知
识。智慧不是知识,也不是聪明。研究佛
学,就看出来了。照梵文的音译,"般若"
这两个字,中文来解释,相当于智慧。当
时我们翻译佛学经典中的《金刚般若波罗
蜜多经》,其中的"波罗蜜多"、"般若"都
是梵文译音。"般若"的解释是智慧,为什
么不译成《金刚智慧波罗蜜多经》呢?因
为中国过去翻译有"五不翻",外文有此意
义而中文无此意义的不翻,为"五不翻"中
的一种。

现在对外国学生上课,就常有这
种情形。譬如"境界"一词,外文里就没有
这个字,勉强翻成"现象",但并不完全是
境界的意义。"现象"是科学上的名词,"境
界"是文学上的名词。譬如说有人常引宋代
辛稼轩有名的词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那就是境界,若隐若现。再
说诗的境界,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
火对愁眠。姑 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
客船。"好境界!如改作"飞机轰轰对愁眠"
那是噪音不是诗了。李后主词的名句"无言
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若是"月如团,红烧鸭子一大盘。"那就没
有境界了。这是讲文学的境界。如把境界
翻成现象,就只有"月如团,红烧鸭子一大
盘",才是现象。

又如中国文字的"气"如何
翻译?西方文字不同,氧气、氢气、瓦斯
气,究竟用哪一种起来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