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关于品德和智慧对人才作用的哲学观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4 03:19:00
急求关于品德和智慧对人才作用的哲学观点!谢谢!

解析“人才”
——马永祥
何谓人才?原本没有千篇一律的尺度?不同时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不尽相同,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位哲人讲,世上没有无用之材。当然,人也不例外。人者,皆为材也;材者,皆可用也。所以说,谁也不用自卑,人人都是可用之材。
但是,人材也有品质等级之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仍然属于人材之列,只有具备一定品质和相对较高等级的人材才被称为人才。那么,如何区分人材与人才呢?于是,人们就设定了若干指标,达到标准要求的就是人才,暂时达不到的或可称其为潜人才,达不到的就是人材。200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后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在这个人才概念中,提出了品德、知识、技能和业绩四个重要人才概念,同样,也把创造性作为衡量新时期人才的一种重要标志。
一、关于人才标准
人才的第一条标准——品德
在人才标准中,品德应属于充分条件,而知识、技能、能力和业绩则为必要条件。所谓品德是指人的内在精神的体现。一个人能不能为人类、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其品德至关重要。有位哲人讲,道德可以填补智慧的缺失,但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失。所谓作为人才,品德乃先决条件。
人才的第二条标准——知识。
那么什么是知识呢?简言之,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广义上讲,知识是人类积累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广义的将知识按内容分为四种。一是关于“知道是什么”的知识,即记载事实的数据;二是关于“知道为什么”的知识,即记载自然和社会的原理与规律方面的理论;三是关于“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即指某类工作的实际技巧和经验;四是关于“知道是谁”的知识,即指谁知道是什么,谁知道为什么和谁知道怎么做的信息。其中,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即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运动规律、原理方面的理论体系,可称之为狭义的知识概念。
从形式上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