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历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5:45:14

应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概念及原理对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主要受力钢筋预先施行张拉的就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由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组成的混凝土结构就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概述
在普通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中,由于混凝土极限拉应变低,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中钢筋的应变大大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

特点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所以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高强度钢筋是不合理的。

施工工艺
为了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弥补混凝土与钢筋拉应变之间的差距,人们把预应力运用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去。亦即在外荷载作用到构件上之前,预先用某种方法,在构件上(主要在受拉区)施加压,当构件承受由外荷载产生的拉力时,首先抵消混凝土中已有的预压力,然后随荷载增加,才能使混凝土受拉而后出现裂缝,因而延迟了构件裂缝的出现和开展,这就是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兄弟,你问对人了.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采用高强度、轻质材料,因而可以减少混凝土用量,降低结构物自重,良好耐久性、低透水性及较高的弹性模量。所以预应力技术采用的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抗压强度高达100MPA的混凝土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可以工业化生产了,现在在试验室里能造出200MPA以上的混凝土。我国规范中最高等级的混凝土强度C80,而实际已经在三峡工程中应用到C100特种混凝土。
你的问题的不足之处是:
你应该问高强混凝土的历史?
还是问预应力技术的历史?
因为高强混凝土是配合预应力技术应用的。
是先有的预应力技术,才有所谓的预应力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