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出是指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3:42:43
古代对妇女有三从四德,那么七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无子出,淫出,有恶疾出,多言出,盗窃出,。。。。。古代文学史里有,去查

七出:不顺父母(不孝顺及顺从父母)无子(五十岁之前还没有儿子)淫(淫荡)妒(妒忌)恶疾(疾病)多言(多舌闲言碎语)盗窃(偷东西)!~只要妻子有 七出 之一的!丈夫即可 休妻!虽然妻子犯有七出,但有 三不去 情形之一;经持姑舅之丧,娶时贱后贵,有所受无所归的!则不得随意休妻!否则丈夫则会依法被处以 仗一百的刑罚!

七出
七出,七去(也称七弃)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夫妻离婚所时所要具备的七种条件,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离婚)。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并考量其利益,因此可说是对于妻子的一种压迫。但另一方面在男性处于优势地位的古代社会中,也使女性最低限度地免于任意被夫家抛弃的命运。

目录

1 七出和七去的内容

2 七出和七去的历史发展

3 七出在古代中国婚姻上的作用及其限制

4 参见

5 参考资料

七出和七去的内容

七出一词要到唐代以后才正式出现,但其内容则完全源自于汉代记载于《大戴礼记》的“七去”,又称作“七弃”。七去的内容如下:

一、“不顺父母”

亦即妻子不孝顺丈夫的父母。大戴礼中所说的理由是“逆德”,在传统中国,女性出嫁之后,丈夫的父母的重要性更胜过自身父母,因此违背孝顺的道德被认为是很严重的事。

二、“无子”

亦即妻子生不出儿子来,理由是“绝世”,在传统中国,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婚姻最重要的目的,因此妻子无法生出儿子来便使得这段婚姻失去意义。以《唐律》为例:妻年五十以上无子,听立庶以长。疏议据此认为四十九以下无子,未合出之。随传统中国“一夫一妻多妾制”的逐渐成熟,真正是以无子的原因而休妻的情形大为减少。

三、“淫”

亦即妻子与丈夫之外的男性发生性关系。理由是“乱族”,也就是认为淫会造成妻所生之子女来路或辈分不明,造成家族血缘的混乱。

四、“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