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谱怎么认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5:53:47
就是一线至五线,一间至四间是什么音?

五线谱

five-line staff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 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

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一

种方法。

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

分别称为第1线、第2线、第3线、第4线、第5线和第1间、

第2间、第3间、第4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

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

1线、上加第1间;下加第1线、下加第1间等,各代表1个

音级。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谱

号有 3种:高音谱号,亦称G谱号;低音谱号,亦称F谱

号;中音谱号,亦称C谱号。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

声和乐器的需要,并避免过多的加线,有多种谱表,其

中常用的有5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

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3种

用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

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

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

五线谱一般分类为:①总谱,记载合奏或合唱的乐

谱,由许多单行谱联合组成。②分谱,分别记载每种乐

器或每个声部的乐谱。③大谱表,由高音谱表与低音谱

表联合组成,用于钢琴、管风琴、竖琴及混声合唱等。

两谱表中隐伏一条临时加线代表中央C,故又称十一线大

谱表。

五线谱的前身可追溯到中世纪的纽姆记谱法及有量

记谱法。纽姆谱以横线为标准,用符号表示音的高低,

但不显示音值长短。从 7世纪起,这种记谱法出现于欧

洲天主教堂内,最初只用1根线代表F音高,11世纪经圭

多(阿雷佐的)逐步发展成4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