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农产品方面的两个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1:26:42
1.盐城农产品流通中的问题及研究分析
2.盐城名牌农产品有哪些?
3.盐城农民的文化程度?

盐城的名牌农产品有:恒美牌咸莲藕\佳密牌西瓜\明江牌大豆油\亨王牌豆奶\麋鹿牌早酥梨\双龙牌醉螺\慕菱牌小麦粉\仙姑牌挂面\朱兰牌果蔬饮料\金墩牌西瓜\神羊牌斗山麦芽\嘉禾牌面粉\黄河牌条斑紫菜\富安牌蚕茧\果老牌乌片首乌粉\华盛牌糯米粉\绿霸牌高级烹调油\恒河牌大豆油
文化程度:盐城是江苏第二人口大市。目前城乡劳动力供给总量为392.44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72.0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8.9万人,其中劳务输出79万人,出国劳务2.05万人。现有富余劳动力84万人,可供输出50万人,其中有一技之长的21万人。可供输出的劳动力资源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6万人,高中(含中专、技校、职高)文化程度的26.5万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0.9万人;具备中级以上职业技能的有5.8万人,初级职业技能的专业人员14.8万人。
问题: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总体上分析,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低,管理落后,经营粗放,竞争力不强等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远远不能适应加入WTO后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当前,影响和制约我市农产品流通的因素和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少宏观调控手段、重视不够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但是,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短缺经济年代中形成了抓农业就是抓粮食、抓粮食就是抓产量的封闭观念和做法,生产与流通严重脱节,对农业市场化、国际化趋势了解不多。
现有农产品流通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及市场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不健全,没有为农产品流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政府缺乏对全省农产品流通长远的、整体的规划,对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不够。
与对农业生产的投入相比,对农产品流通的投入明显偏少。在与我市对农业生产的总投入的比较中,对农产品流通专项投入不多,投入比重明显偏低。
农产品多渠道流通格局形成后,如何加强价格调控、风险规避、质量保证体系和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等缺少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市场规范化程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