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部分人为何会淡忘自己的传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7:45:38
包括音乐,京剧,建筑,节日,风俗等,谢谢!

说“大部分人”并不符合实际,应该是大部分城市人口。乡村人口,有些省份90年代以来大量离乡进城务工,也在这方面迅速退化,但是开始退化的起点年份毕竟比城市晚得多。有些省份农村经济不困难,没有发生青年人大量离乡的,传统还是守得很牢,而且是民间自觉行为,不管政治风向如何变化,都在暗自坚持。

你也是城市人口吧,所以有井底之蛙的味道,我以前也这样,以为自己周围的状况就代表全中国的状况了。你想,现在报社、电视台在哪里?在城市,所以城市人口虽然是全中国人口的少数,但是城市生活风貌得到的宣传反而比乡村多得多。而且总是城市人想去改造乡村人的观念,自己的观念不肯被乡村人影响,倒是无意或主动地接受西方影响。

不过关键中的关键,还是西方始终没有放松在中国插一手。本来任何一个国家在没有外国插手的情况下,城市应该是这个国家的集萃之地,没有什么可怪罪的。可是一旦外强盯上这个国家,肯定是先奔城市,城市成了把这个国家变得面目全非的渠道。不信你去看看印度,跟中国的情况真是有得一比。当初印度把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无疑是文化思想上独立自主的泱泱大国。现在中国最没中国味的地方是大城市,印度最没印度味的地方也是大城市。

其实中国人大部分都很传统
而且是根深蒂固潜移默化的`
不够自信啊。。对自己国家的东西。。
但现在又不能让别人说自己老土
既然那么好面子
当然要作足表面文章了

我认为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提倡的“全盘西化”提的过于激进了,使得我们把自己的文化全盘的、不分好坏的都给否定了,再加上这些年我们国家重点搞经济建设所以在文化教育上也有忽视。不过近几年政府也开始提倡弘扬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了,我认为这是个好现象,因为我们国家有上下五千年悠久璀璨的文化,做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了解自己名族的文化,也应该为之自豪,因为“名族的才是世界的”!

中国传统节日几乎都以农时为节 现在人对传统农时不赶兴趣 还有一个更主要原因 就是哈外

我觉得是中国人没有为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没有荣耀感,自然就没有兴趣拉.中国的教育使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感到厌烦,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曾经做过学生的人都能理解.
还有就是中国人不会宣传自己的传统文化,使自己的文化变得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