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银票如何辨别真伪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1 13:45:58

古时候的银票跟现在的钞票完全不一样,它相当于现在的存折或者汇票,而且每张银票都有票根。
早期的银票不但会有在某地钱庄(A)存的,还会标明在某地某钱庄(B)取银子,相当与汇票。银票客户自己带着,票根由钱庄从A送到B,客户到了B就可以取银子了(钱庄送银票一般比客人快)。
如人在北京,要到杭州收购茶叶,但是钱带身上不安全,于是在富安钱庄北京分号存钱(注:古时候存钱要交保管费的)10000两银子,获得银票一张,注明这10000两银子是在富安钱庄北京分号存的,要到富安钱庄杭州分号取,等到了杭州凭借这张银票,富安钱庄杭州分号就会对照从北京发来的票根鉴定真伪,然后给10000两银子。
银票的鉴定是要到钱庄去的,在电影上往往看见用银票付帐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除非是双方很信任对方。

记得看《乔家大院》,票号里一般有一段话或一首诗,这段话或诗的每一个字代表数目,比如第一个字代表壹,第二个字代表贰,还有代表佰,仟,万等。只有自己票号里的知道,以防止伪造。
其他的可能还有个人的印鉴,签名等防伪手段。

古代的银票发行和中国的纸币发行历史有关。北宋的“交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朝以使用纸币为主,明初承元制,明太祖洪武年间发行的"大明宝钞"用桑皮纸为钞料,一贯钞高一尺、宽六寸,是我国最大的纸币。清初不印纸币,后由于国家困难,印发“户部银票”,简称“官票”。以后又发行“大清宝钞”,简称“宝钞”,面额复杂,很快就急剧贬值。到咸丰末年、官票已成废纸,宝钞一贯仅值二三文。同治以后,停止使用纸钞货币,仍行铜钱。

清朝末年,清王朝经济困难,国库空虚,为筹措军需费用,不得不一改长达二百年不印发纸币的初衷,于咸丰三年(1853年)印制了清王朝建立以来的首种纸币户部官票。此次 发行的 户部官票,以银两为单位,分一两、三两、五两、十两、五十两五种。票面正中 上 方用满、汉两种文字额书;户部官票;四字。中书;准二两平足色银壹两;。票面下方有注 文 楷书;户部奏行官票凡愿将官票兑换银钱者与银一律并准按部定章程搭交官项伪造者依律治 罪不货。户部官票的背面,在市场流通中依次签字花押。

清代发行的纸币品种复杂,有官钞和私钞之分,官钞即由官府金融机构发行,私钞由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