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练习书法要从古代开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9:01:35
我发现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在练习书法时总是要从非常远的古代开始学习呢?
比如说他们学习汉朝的或者魏晋的
难道人类都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古代的人要比现代的人伟大,古代的人更加接近于事物的真相?
很多人说现在我们的思想远远比不上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的思想发达
于是我们现在还在研读那时的经典著作

比如说我想学习苏东坡的书法,而他是学习了唐代人但主要是魏晋是期的
那我应该怎么学习呢?

因为书法的好坏其实就在于字体的内涵有多少,这种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所以要写好书法就一定要领悟到中国文化的内涵即精髓所在.古代的文化毕竟是久远的,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够流传下来,换句话说就是流传下来的可以都算是精髓了,毕竟他经的起时间的考验.而现代的文化往往会受到很多内容的影响.在特定的时间条件下,这种文化往往是混杂的,也就是说其中包含了精髓,也包含了杂质.因为这是一种并没有经历过时间考验的文化.所以学习更加"纯净"的古代文化更加容易掌握中国文化的内涵一些,即更容易写好书法.

我已经学过11年书法了,我来发表一下。书法分为毛笔书法与硬笔书法。假如你指的是硬笔书法,那么就没多大必要学古代人的,因为古代还没硬笔,虽然毛笔与硬笔有相通之处,然而其运笔起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现在也有很多人不会写毛笔,但是硬笔照样写的不错! 假如你指的是毛笔,那么可想而知,现在写毛笔的人比古代少的多,而且现在那些书法家的名作大都是草书或行草,或篆隶书。很少有楷书,可以这么说,你的楷书写的再好,也很难在现在的大赛上拿高奖。而且现在的书法家们之所以能创作出如此作品,是因为他们大量的学习了古代各家的名贴,吃深吃透,再融会贯通,以自己的理解来创作,这样就形成了他们自己的风格。假如你是初学者,这么多字体你只能先学楷书,因为楷书是基础,楷书没学扎实,学其他什么行、草、篆、隶,根本学不好。只有学好楷书,才能在学行草等时准确把握其形体和结构,虽然其笔画潦草飘逸,然而其神则不散。
要学楷书,至今为止,唐朝的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三者的楷书堪称经典。自古以来,学楷书者必习三者之一。至于隶书应该学汉朝的隶书,篆书学秦前后的。行书和草书则很多,魏晋的,唐宋及以后。楷书在汉朝后期就已形成,魏晋是动乱时期,思想开放,因此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情况。书法也是如此,当中书圣王羲之就是其中一个,书圣王羲之既然被称为书圣,,那么后人从他那里吸收精华的人自然超多。王羲之的行和草在书法史上是一个高峰,故而后人要想在行书草书方面有所造诣,必须对王羲之的字学到一定的境界才行!
至于你想学苏轼的书法,我还是觉得你应该先把楷书学的好一点,这样学苏轼的书法就比较得心应手啦!

支持门吏的观点。本人也比较喜欢书法,硬笔和毛笔都练过,依我心得,练硬笔不用临摹古人的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