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4生产工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23:59:41
资料多的我送分啊

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镜头接收光线,然后被称为CCD(电耦合元件)的摄影元件(有时也使用CMOS传感器)将所接收的光线转换成电信号,最后将电信号作为数据记录到内置存储器和存储卡中。在数码相机的基本性能中,像素数、摄影元件、变焦倍率和镜头亮度这几个技术指标最为关键。
一、像素数
在数码相机的规格和广告中最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描述一般就是它的像素数。所谓像素数,可以理解为在摄影元件上设置的像栅格一样的东西。而光线的颜色和强度则能够以这种栅格为单位接收到相机中。所以,栅格越细(也就是像素越多),照片的颗粒就越细,相应地拍摄对象的细节部分就表现得越好。
但在广告上、样本上、说明书上、相机上标出的数据有时却是不一样的,明明一个4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文件尺寸怎么算也只有390万像素,这里面是不是该有什么标准呢?
确实,在以前,我们看到这些像素数的数据时还要在心里仔细盘算,因为图像传感器的技术发展非常迅猛,原有的标准出现了许多漏洞。JCIA(Japan Camera Industry Association,日本照相机工业协会)于2001年7月发布了《数码相机规格标注指导》,严格规范了各种标称方式的名称、内容,以谋求能够为一般消费者提供可以作为挑选数码相机依据的指标。
新标准的要点是,作为表现数码相机性能的指标,将优先标记“有效像素数”,一般消费者在购买数码相机时,应以有效像素数作为选购的依据。新的标准适用于从2001年9月1日开始销售的数码相机。JCIA希望这一标准能够成为全球数码相机业界的标准。
下面我们把用户可能在选择时遇到的像素数指标罗列如下,使用户在评判时有所依据。
(1)有效像素数(Number of Effective Pixels)
它在规范中被指定为数码相机描述性能时最优先提及的指标。根据物理学光衍射原理, 在相机的光通道(取像孔)被厂家固定下来后,在CCD上成像时外缘部分会形成衍射现象,导致图像模糊。为了提高图像质量,我们就会放弃在这部分像素点上的成像内容,这样一来,成像单元(像素点)就没有百分之百地被利用, 导致实际利用像素数没有提供的那么多,这样被利用的绝大部分像素数就是“有效像素数”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在数码相机的说明资料中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