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路云和月,怎么解释?请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讲的通俗易懂一点。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2:25:04

"八千里路云和月"出自岳飞《满江红》原文如下:
怒发冲冠⑴,凭栏处、潇潇雨歇⑵。
抬望眼,仰天长啸⑶,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⑷,八千里路云和月⑸。
莫等闲⑹,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⑺,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⑻,踏破贺兰山缺⑼。
壮士饥餐胡虏肉⑽,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⑾,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⑿。
【出处】 清康熙年间沈辰垣等所编《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七引南宋陈郁撰《藏一话腴》 云:“武穆……又作《满江红》,忠愤可见。其不欲‘等闲白了少年头’,足以明其心事。” 如果援引无误,则《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当为岳飞所作。
明汤阴教谕袁纯于景泰初年着手编辑《精忠录》一书,景泰六年(1455)印行。此书卷三载有岳飞作《满江红》词。汤阴岳庙中现保存有明英宗天顺 二年(1458)王熙书《满江红》 (“怒发冲冠”)词碑。明万历十年(1582)刊本《汤阴精忠庙志》明嘉靖刻本岳珂《程史。》“附录”及此后的许多诗词选本均收录这首词。
【题解】 满江红,词牌名,双调,93字,仄韵。
绍兴四年(1134)秋,岳飞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八月下旬,宋廷擢升岳飞为清远军节度使。当旌节发到鄂州(今武昌)时,全军将士欢欣鼓舞。一天,雨歇云散,江山明丽,岳飞凭栏远眺,感慨万千,吟咏了这首词。
【注释】
①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了帽子。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因持壁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②潇潇:骤急的雨声。《诗经·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朱熹注:潇潇,风雨之声。歇,停止。
③仰天长啸:昂头对着天空大声呼啸。啸(xiao),感情激发时撮口发出的声音。
④三十功名:孔子说过“三十而立”, 认为人到三十来岁就该建功立业。岳飞写这首词的时候是三十二岁,因抗金战功卓著而建节(拜节度使),可谓功成名就。
尘与土:把个人的功名视若尘 。
⑤八千里路云和月,为收复失地抗击金兵而南征北战,披星戴月。
⑥等闲:随便地,轻易地,等闲视之。这句是说,切不要轻易地让青春虚度,待到满头白发时,再懊悔悲伤也是枉然。意同汉代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