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人 丘已己 化三千 七十士 尔小生 八九子 佳作人 可知礼”的意思,以及这种牌的玩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4:22:49
上大人 丘已己 化三千 七十士 尔小生 八九子 佳作人 可知礼。是什么意思?!现在湖北一带有一种牌就是这上面的24字,每字4张,放在一起玩.怎么算输赢的啊?是不是象麻将一样算番的!

其实还有一种啊,就是“上大人 孔已己 化三千 七十士 尔小生 八九子 佳作人 福禄寿”
3字一句,上七福为“jing”每张5“hu”,所有字相同3张为“kan”,湖牌分为平湖,qing湖,台湖,板胡,4倍等。可自摸放冲!

可以给我发站内信 切磋下!~

上大人”纸牌是流行于湖北地区的一种地方纸牌。这种纸牌牌面从头到尾有24种图形,每种图形在口头上用一个字命名,分别是:“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福、禄、寿”。每种图形有5张牌,整副纸牌共120张牌数。纸牌的形状系长条形。

由“上大人”开头的一组字,较早见于唐代的敦煌写本,其后又载于宋代的《续传灯录》,略有改动。直至清代,逐渐定型为“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长期在我国文化史上发挥着作用。除用于蒙学和旧时的学童习字(就是把这些字印成红色,拿毛笔在上边描,叫“描红”)外,还被当作有文化(识字)的象征。如《西游记》里猪八戒化作矮瘦和尚,敲着木鱼哼着“上大人”;鲁迅有篇小说的题目和主人公的名字均为“孔乙己”,正是这组字中的三个字。20世纪初,武汉把这末尾的“可知礼”改成“福禄寿”,做成纸牌,一字一张,叫“上大人纸牌”。

“上大人”纸牌的玩法:
如“上大人”为一句话;5个“上”为一条,4个“上”为一招,3个“上”为一坎,2个“上”为一对。记分标准,将牌和副牌各有不同。

将牌记分为5个“上”96分,4个“上”48分,3个“上”24分,2个“上”不记分;将牌又分红牌和黑牌,如“上”为红牌,“大人”各为黑牌,黑牌记分分别是红牌的一半,余此类推;开招记分是暗招记分的一半;一句话为12分,“上”和“大”为红口,记8分;“大”和“人”为黑口,记4分。

副牌记分方法为5个“上”24分,4个“上”12分,3个“上”6分,2个“上”不记分;副牌也分红牌和黑牌,如“上”为红牌,“大人”各为黑牌,黑牌记分分别是红牌的一半,余此类推;开招记分是暗招记分的一半;一句话为1分,“上”和“大”为红口,记1分;“大”和“人”为黑口,不记分。

胡牌规则:3人玩局,每人执30张牌,庄家31张。胡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