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人的反应速度的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6:45:11
季节、从事的职业、昼夜等环境因素对人的反应速度(或神经系统)的影响?

1.人体的热平衡
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称为人体的热平衡。人体保持着恒定的体温,这对于维持正常的代谢和生理功能都是十分重要的。产热与散热之间的关系可以决定人体是否能维持热量平衡或体内的热积聚有否增加。 在通常情况下,散热的形式是辐射、传导和对流。在高气温、强辐射和高气湿为特点的高温环境中作业时,劳动者的辐射散热和对流散热发生困难,散热只能依靠蒸发来完成。在高气温、高气湿条件下工作时,不仅辐射散热、传导和对流散热无法发挥作用,而且蒸发散热也受到阻碍。

2.气温和体温
在高温作业环境下作业,体温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皮肤温度也可迅速升高。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为维持正常体温,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增强散热的作用。 (1)在高温环境中,体表血管反射性扩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增高,通过辐射和对流使皮肤的散热增加。 (2)汗腺增加汗液分泌功能,通过汗液蒸发使人体散热增加,l克汗液从皮肤表面蒸发要吸收600千卡(2.51兆焦耳)的汽化热。人体出汗量不仅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且受劳动强度、环境湿度、环境风速因素的影响。

3.水盐代谢
在常温下,正常人每天进出的水量约为2升。2.5升。在炎热季节,正常人每天出汗量为l升,而在高温下从事体力劳动,排汗量会大大增加,每天平均出汗量达3升—8升。由于汗的主要成分为水,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所以大量出汗对人体的水盐代谢产生显著的影响,同时对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代谢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当水分丧失达到体重的5%—8%,而未能及时得到补充时,就可能出现无力、口渴、尿少、脉搏增快、体温升高、水盐平衡失调等症状,使工作效率 降低。

4.消化系统
在高温条件下劳动时,体内血液重新分配,皮肤血管扩张,腹腔内脏血管收缩,这样就会引起消化道贫血,可能出现消化液(唾液、胃液、胰液、胆液、肠液等)分泌减少,使胃肠消化过程所必需的游离盐酸、蛋白酶、脂酶、淀粉酶、胆汁酸的分泌量减少,胃肠消化机能相应的减退G同时大量排汗以及氯化物的损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离子储备减少,也会导致胃液酸度降低,这样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以及其他胃肠疾病。由于高温环境中胃的排空加速,使胃中的食物在其化学消化过程尚未充分进行的情况下就被过早的送进十